2006/9/16

交大電控





看到自己的大學科系排名大幅掉落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很像你昨天才辛辛苦苦用半個月薪水買的 LV 包包

今天突然跳樓大拍賣 一折不二價




很像你當初暗戀的要死的校花

最後竟然嫁給一個檳榔攤的老闆




很像你寫的要死的考卷

期末突然不計分


 


這其實沒什麼


連本來和布萊德彼特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珍妮佛安尼斯頓

最後也會和文森范恩這種豬頭在一起


還有什麼事不會發生


 


反正寫考卷的時候

我還是怕被當怕的要死


 




事實上理工科的大學學歷已經退化成高中學歷了


一堆好不容易從電腦答案卡地獄解脫的小朋友

懷著滿腔為國為民的抱負 學以致用的熱情 衣錦還鄉的驕傲

雄糾糾 氣昂昂的走進大學的校門

 

然後很快會發現同樣的推甄 申請 考古題遊戲馬上要再玩一次




  啥

  不是吧


 


說真的

大學指考無疑是一場騙局


 


還好

考研究所自由很多




有時候你考不上中興

但是考的上交大




有時候你清大動機備取

但是台大電機正取




有時候你今年沒上

明年又上




而且正常來說

台大電機研究所 要比台大電機系好考




所以不用那麼緊張


 


好的明星高中 會教你怎麼考大學

但是好的明星大學不會教你考研究所




所以大學有時候沒什麼差




和你的高中招牌一樣

他是推甄的加分項目而已




大家到時候還是在大碩乖乖坐下來

交交和學費剎不多貴的補習費

回到4年前那段倒數計時的歲月


 


補習是很糟的一件事


他教你用結果看人生




高一玩

高二玩

高三拼整年




大學差不多


他有4年

但是你一樣只能玩兩年


因為唸書要多唸半年

而考試要考掉半年




  好好拼

  拼過這30天你就贏了




這句話很有鬥志


但是仔細想

其實也不知道到底贏了些什麼東西


 




事實上用結果看人生也沒什麼不對


某方面來說

他的標準很客觀 也很公平




但是高中三年的經驗和

大學四年的歲月並不是這麼簡單的東西




過程可以累積很多東西

但是速成可能祇剩下瞬間解脫的空虛而已




不然以同樣坐在補習班的結果來看

四年前和四年後的你也沒有什麼差別




很多時候

你就在過程和結果中間想辦法取得平衡




有時候你希望過程不要那麼痛苦

有時候你希望過程不要那麼無聊


有時候你希望結果非常完美

有時候你希望結果不要太糟


 




交大是很特別的大學




是的

他是前三志願


是的

他是聯發科的跳板


是阿

他分數高的要命


 


但是當你看到交大校系滿滿一整排電開頭的東西

你也會覺得很奇怪




以資源和研究實力來說

他是很棒的大學


以生活機能來說

他甚至是完整到恐怖的大學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到那種資源

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走向那種研究生活


當然

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以校為家


 




他從一個小小的

只有理工系的小大學


一路很努力的爬到今天台清交的位置




你看過博愛校區的規模

就會知道光復校區是多了不起的成就




那個校長把這間學校當作商品一樣促銷


強力主打電資品牌

重點發展明星學系

努力擴張園區就業市場


甚至用梅竹賽搏宣傳版面


 


在我進去之前電機一分三 每個還兩班




物理就物理

他要叫做電子物理


我進去的第二年多了一個電資班


我準備研究所的時候他搞了一個電機類聯招




然後在我畢業之後又多了一個光電系




事實上在這屆聯考之前

我那個地位本來就不高的科系早就已經硬生生狂降兩名


 


無所謂

反正我的研究所排名還要低更多




而且我很快要擔心我公司的股價排名


 


以行銷手法來說

交大的策略很正確

下猛藥和加速發展的效果也很顯著


搭上園區黃金時期的交大因此擁有二類組坐三搶二望一的閃亮招牌


 


但是很遺憾


學校不是商品

學生也不是消費者


志願排名也絕對不是大眾唱片排行榜




而且他用的行銷手法最適合的對象其實是技術學校

而不是大學




說真的

一群校長卯起來搶學生 搶錄取分數

為了四個字怎麼排搞的面紅耳赤

實在是有失斯文的一件事




那種樣子

真的很像擠在教師辦公室比較誰的班上第一名比較好的國中班導




學者的心胸怎麼還會窄成這樣

教授的眼中為什麼利益兩個字還那麼重要


大概是政府的預算分配都讓他們的眼睛都咪成一條縫了吧




我很想和那個校長說




  這樣很好沒錯

  但是這樣可能不對吧


而且它是不是作的太誇張了一點啊

  


 

  超越台大 台灣第一




聽起來很熱血




但是仔細想想

你也不知道到底贏了些什麼東西


或許最重要的就只是錢拿的比人家多吧




就像




  梅竹成功 交大必勝




聽起來也很熱血


但是仔細想想

你也不知道到底贏了些什麼東西




宣傳活動的規模輸了就輸了啊

啦啦隊的人數輸了也就輸了啊

演唱會的卡司輸了也就輸了啊




那個活動比的不是校隊的實力

而是學生的活力吧




OH 的組長和我說過

大部分的交大活動能辦的起來

其實都僅僅只靠偉大的管科相關科系的同學熱情支持


 


希望他成立個法學院 或是商學院

好好支援一下吧


 


 


學校不是只有學分和 paper 點數而已

學校也不應該只有高高高的系館和滿滿滿的宿舍而已




環境和風氣是交大很缺乏的部分




而他給學生最少的東西

可能是空間


和時間


 


說真的

與其看到電工系被分成兩個

或是資科資工被併成一個




我寧願看到普物實驗被取消


或者至少像大部分的大學一樣

把實驗時間移到早上吧


 


過多的限制和要求

或許也代表他對自己學生能力的不信任


就像他不相信你會回去唸書

所以派一堆作業給你


 


 


所以

就算他考試想辦法和人撞期吧

就算他獎學金發的比人加多吧

就算電子營電信營電控營店物營看到女學員就先挑出來吧




他的聯考排名開始欲振乏力


新科系就像新口味的泡麵

搶購的人很多


但是

舊口味就賣的越來越差了


 


 




我錯過電子新貴的黃金時期了

股票很快要照市值科税了

設備工程師已經領的和 RD 一樣多了

鴻海已經通通外移到大陸了




高科技的光環褪色了

電子新貴變成電子新貧了

交大明星電子科系不再雄踞志願卡前幾名了


 


然後我的學系現在排在造船系後面了


 


  不過沒關係




看到造船系排在電空系前面其實不是很差


台灣是一個島國

某方面來說 船事實上對我們可能比液晶螢幕重要的多




當然

造船系的同學其實最後都會通通轉入電機系 通通轉考電子所




但是或許我會看到這個國家產業結構達到新的平衡的一天


或許我也會看到電機工程師的薪資和工作時間

達到合理平衡的一天




或許會有一條死路的代工科技業之外

另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或許我們終於可以和先進國家一樣

哪一行都能吸引優秀的人才投入




就像或許我會看到總統提前下台一樣

或是看到統獨之爭終於有個結果一樣






還蠻讓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