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7/28

Touch & iPhone







HTC Touch 廣告拍的很棒


潑開迷霧後的溫暖

和撫摸鼻尖的溫柔


所有的感情

都會因為觸覺變的真實 




他終於給你一個使用觸碰感測介面的理由




  一點觸動

  多點感動




不實際

但是很浪漫


 


當然

這是廣告藝術絞盡腦汁 包裝行銷的結果

不是 iPhone 或是 Touch 一開始的目的




  ㄟ

  這個感測技術好像很炫


  塞進手機裡一定可以多賣幾隻




至少可以比沒有感測技術的手機多幾隻


 


他的設計目的很商業


就像 Wii 不是什麼新體感超健康遊樂器

他其實只是強迫加購 EyeToy 的 GameCude 而已


 


 




觸摸感測技術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

無法只用一個元件 或是一個裝置去完成


他是一個技術模組


包含壓力 溫度 光學定位 觸控面板

和多重觸碰感應


一個調整亮度的環境感測器

一個調整觸控開關的鄰近感測器


甚至還有一個三軸加速度感測器






東西很多

但是其實也都只是一些用電容大小改變電壓的感測原理


 


手機現在已經要用上這麼多複雜 先進

而且效果並不是非常完美的技術

去製造他的賣點




他已經不必再追求頻寬

和通信品質




通信現在不靠手機

他靠超強基地台




最新的技術

已經開始投注在手機的使用者介面


 




手機的使用族群需求非常破碎


有人要外型時尚

有人要功能超強


有人要價格比較低低

有人要問楊宗緯愛用哪一支




而使用者介面

是 Apple 現在發現的新藍海




很新鮮


但其實沒有鍵盤 也沒有充電電池和記憶卡的的 iPhone

也沒有更方便


而且他顯然很快就會變成紅海


 


 




Touch 的技術沒有 iPhone 的優越和完整


他有時候要用上一隻觸控筆

兩隻手指也沒辦法把圖片放大縮小




Touch 沒有辦法負擔完整的觸控感應模組

需要的高成本


台灣的品牌

從來不願意放棄另一半的消費市場




如果不能兩面討好

他就覺得很沒安全感




她總是又要使用觸控螢幕的電子新貴

又想要保留使用鍵盤的保守族群




他總是又要新奇 先進

又不想太貴




價格總是我們最強的優勢

有時候也是唯一的優勢


 


iPhone 傳達的是一個完整的觸覺使用概念

而 Touch 只是讓你覺得




  嗯

  我其實也很像 iPhone


  但是我比較便宜




  而且我搶先推出


 


Follower 很安全

但是 Follower 有時候也很悲哀


 


兩個手機最大的差別

不在使用者介面的技術

而在作業系統




Apple 最厲害的地方

不是消費性商品

而是他的軟體


不管是 iPod 還是 iPhone

Apple 都開發獨立的作業系統

有時候還是封閉的作業系統




他不只是賣硬體和產品

他也慢慢在侵蝕軟體市場 和微軟帝國




iPod 有自己的下載軟體 和 USB 規格

然後 iPhone 有完全支援觸覺介面的全套軟體程式




看圖不是用 ACD See

上網也不再是 IE


他用他的消費性產品

強制改變你長期使用 Windows 的習慣




Linux 試著用免費和開放

去實現那個目標


但是 Apple 的奢華和封閉

卻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沒辦法

Linux 便宜

但是使用說明書很厚


Apple 東西貴

但是用起來很方便


 


或許有一天

Apple 的 NB 上 終於會看不見 MS Word


那一天會很值得紀念


就像國父推翻滿清一樣值得紀念

就像德意志帝國瓦解一樣值得放假一天


 




Touch 沒有龐大的軟體開發能力作後盾

他還是需要遷就現有的手機作業系統




不是所有的軟體都可以完全支援觸控感測操作方式


觸控介面會變成只能用在選單 滑棒

或是其他比較次要的功能




不完整的觸覺使用概念

會是他最大的弱點




原來就不是很習慣的觸覺模式

會因為不斷的切換 變的更讓人不耐煩




新鮮感一退燒

缺點馬上就會全部暴露出來


鍵盤和觸碰式螢幕交替使用幾次

不斷把觸控筆拿出來又收進去 就變的很無聊


 


Touch 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工業設計產品


概念表現的支離破碎

手機的功能東拼西湊




但他不一定是失敗的商品




他的外型比較漂亮

iPhone 再厚一點 就會像一塊黑色磚塊




他的價格也很漂亮

iPhone 再貴一點 都可以買一部二手車




然後 HTC 的廣告拍的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