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及修改自
ECON.org
[2009.3.05] Now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現在來點別的
信貸緊縮引發的經濟急劇下滑
已經成為英國財政部的沉重負擔
他們向銀行注入了幾十億資金
重拾了廢棄的積極財政政策
並且一再降低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利率
經濟危機
讓英國央行破天荒地採取更多非傳統手段
日前
英國央行跨越了傳統貨幣政策的邊線
他們宣佈實施“量化寬鬆政策"
quantitative easing”
一般而言
各國中央銀行通過設定利率水準
來對經濟實行監管
經濟過熱的時候調高利率
經濟轉冷的時候則將利率調低
但若基準利率接近零則不管經濟前景如何冷淡
央行都無法再繼續採取降息舉措
不過
英國央行雖然無法近一步降低利率水準它仍然可以使用另外一個手段刺激經濟
那就是調高基礎貨幣存量
( 現金及商業銀行儲備金存量 )
英國央行開始收購私人資產及商業票據
並將收購對象鎖定在銀行和保險業
他們試圖藉由對銀行問題資產提供擔保
使信貸再度流動起來
以前
這些購買行為
是依靠發行短期國債進行籌資
量化寬鬆政策是新的領域
英國央行計畫購買 750 億英鎊的政府證券
以及私人資產
而現在
這將用央行自己的資金來支付
儘管英國央行是通過借記商業銀行的賬簿
來進行這些購買
但這一樣是在創造貨幣
一樣像是央行在印鈔票
許多人擔心
這會導致通貨膨脹
-- 量化寬鬆
就是為了讓市場金融業能恢復正常放貸
不顧一切地印鈔票
-- 大量的流動性
並非以現金的方式投放市場而是以電匯的方式
把錢匯入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
的確
這項政策可能會挑動對通貨膨脹的緊張
但實際上
這項政策是設計來應對通貨緊縮這個新的惡魔
-- 英國用通膨對抗通縮
-- 就目前經濟情勢而言
通膨會比通縮更容易解決
對通脹的預期
反而使今年經濟陷入異常的衰退
經濟的逆行
閒置了巨大的生產能力
即便在英鎊崩跌使得進口價格高漲的情況下
英國物價依然承受巨大的下行壓力
像英國這樣一個重債經濟體
通貨緊縮將是任何人都最不希望發生的事
因為這將加重實際債務負擔
-- 通縮使物價下降
卻也使持有資產的實際價值縮水
在暗中讓個人和企業的負債增加
量化寬鬆的主要目的
並不是為了使貨幣供給進入流通
而是為了防止貨幣供給鏈的斷裂
表面上
英國的廣義貨幣 (現金和存款) 衡量指標 M4
現在正快速增長
但是增量集中于專門的金融業務
很難對整體支出造成影響
相對的
家庭持有的廣義貨幣量的增長速度
卻慢的令人擔憂
非金融私營企業持有的廣義貨幣量
實際上也持續在下滑
這種企業資金緊缺
導致些企業開始削減存貨而削減存貨
正加劇著經濟衰退的嚴重性
理論上
通過適量的購買資產
英國央行應該能夠扭轉這些不利趨勢
央行進行支付的行為
增加了廣義貨幣供給量
而中央銀行的貨幣
是“高能貨幣”
當銀行存在超額準備金時
他們會繼續將其貸出
進而創造更多的存款和貸款於是存款的初始增加 能夠成倍的放大
但是這種乘數效應
只有在銀行迫切地想要擴大信貸量的同時
才會成立
現在的銀行不願意放貸
不是因為準備金不足而是因為擔心沒有足夠的資本
來彌補現有貸款的損失
隨著前幾年的流動性恐慌之後
銀行可能傾向於將更多的存款儲備起來
因此
量化寬鬆政策所能帶來的激勵可能有限
而且就算貨幣的供給增加了
但是貨幣的流通速度可能會降低
結果就是消費不會受到影響
這十年的起初幾年
日本使用了量化寬鬆政策
當時
日本的銀行將多餘的儲備金儲藏了起來量化寬鬆政策幾乎沒有對廣義貨幣供給
產生明顯的效果
對這項政策抱有極高希望的人們來說
日本的經驗嚴重打擊人心
不過
就算英國央行的大膽嘗試
不能確保將英國從經濟困擾中解救出來他仍值得一試
至於政策最終將引發的高通貨澎脹
只要經濟開始復蘇
英國央行就能將這些資產拋售
並將過剩貨幣予以回收
通膨就能獲得解決
相較於拯救不斷衰敗的經濟
英國央行當然是更喜歡解決通膨問題
-- 量化寬鬆政策
已經是央行救市的最後一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