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31

Multipliers






-- 乘數效應的基本觀念
   對種種刺激消費政策的檢討




Much ado about multipliers / ECOCN.org






面對和平時期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的財政寬松政策



經濟學家對於財政刺激是否起到好的作用
甚至是否起作用


存在著很深的分歧






爭論的焦點
集中在財政乘數



財政乘數用來衡量稅收減免 或者增加政府支出
刺激產出的效率





乘數的規模受制於經濟規模的變化




當經濟飽和的時候
財政乘數基本為零



經濟上沒有閑置的資源
政府增加的任何需求 只是替代了其他的需求




但經濟衰退時
工人和工廠被閑置


政府財政的支出就可以增加總需求



如果最初的刺激 在消費和商業支出中觸發了爆發式增長
那麼乘數效應就會大於一






乘數效應也受制於財政政策的種類




政府將支出花費在建造橋梁上
可以得到一個比消減稅收更大的乘數



對窮人減稅
也會產生比對富人減稅更好的效果


貧窮的人們總是趨向於花費更多的收入








乘數效應最關鍵的一點
取決於人們對政府的借貸行為如何反應




如果政府的行動提振了信心 並且恢複了市場生氣


需求就會增加
私人投資會開始搶進市場


乘數效應就增加了





但是如果政府借貸造成利率爬升
私人投資就會逃離市場



消費者預期未來會有較高的稅率
來負擔高額的政府借貸


他們就會節約開支




這些反效果就會使乘數效應變小



與謹慎的經濟負債比起來
高額的經濟負債會使乘數效應變低




如果利率和稅收的增加速度
大於政府借貸產生的刺激效果



乘數效應就是較小的









永久性的減稅
刺激效果要大於臨時性的減稅







金融危機使許多人面臨強制還款
這會增加減稅的有效性



高負債的消費者
可能傾向於減少借貸 償還負債


這會導致較低的乘數





而很少借貸的消費者
會比借貸額度已經透支的消費者
更傾向於使用他們因減稅而獲得意外所得




乘數效應在封閉的經濟體中
比在開放的經濟體中要大


因為開放經濟體一小部分的刺激
會經由進口轉出國外







目前許多富裕國家利率接近零
這會增加也需要增加財政刺激的力度





Much ado about multipliers / ECOCN.org








面對和平時期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的財政寬松政策




經濟學家對於財政刺激是否起到好的作用
甚至是否起作用



存在著很深的分歧







爭論的焦點
集中在財政乘數




財政乘數用來衡量稅收減免 或者增加政府支出
刺激產出的效率






乘數的規模受制於經濟規模的變化





當經濟飽和的時候
財政乘數基本為零




經濟上沒有閑置的資源
政府增加的任何需求 只是替代了其他的需求





但經濟衰退時
工人和工廠被閑置



政府財政的支出就可以增加總需求




如果最初的刺激 在消費和商業支出中觸發了爆發式增長
那麼乘數效應就會大於一







乘數效應也受制於財政政策的種類





政府將支出花費在建造橋梁上
可以得到一個比消減稅收更大的乘數




對窮人減稅
也會產生比對富人減稅更好的效果



貧窮的人們總是趨向於花費更多的收入









乘數效應最關鍵的一點
取決於人們對政府的借貸行為如何反應





如果政府的行動提振了信心 並且恢複了市場生氣



需求就會增加
私人投資會開始搶進市場



乘數效應就增加了






但是如果政府借貸造成利率爬升
私人投資就會逃離市場




消費者預期未來會有較高的稅率
來負擔高額的政府借貸



他們就會節約開支





這些反效果就會使乘數效應變小




與謹慎的經濟負債比起來
高額的經濟負債會使乘數效應變低





如果利率和稅收的增加速度
大於政府借貸產生的刺激效果




乘數效應就是較小的










永久性的減稅
刺激效果要大於臨時性的減稅








金融危機使許多人面臨強制還款
這會增加減稅的有效性




高負債的消費者
可能傾向於減少借貸 償還負債



這會導致較低的乘數






而很少借貸的消費者
會比借貸額度已經透支的消費者
更傾向於使用他們因減稅而獲得意外所得





乘數效應在封閉的經濟體中
比在開放的經濟體中要大



因為開放經濟體一小部分的刺激
會經由進口轉出國外








目前許多富裕國家利率接近零
這會增加也需要增加財政刺激的力度






Saw 6





奪魂鋸
一路從電影 拍成了影集




但他從不增加成本
從沒想過加大場面
也從來沒有找過一個像樣的大牌來炒高人氣





奪魂鋸是很特別的系列電影



他從不推出新的賣點
從不追求更大的市場
也從來不開發新的觀眾






從產業來看
奪魂鋸不懂擴廠 不想西進
是退休員工的養老院



政黨打選戰
這是顧好樁 鐵票倉 躺著選
萬年民代 民主毒瘤




在公主眼中
這樣的王子叫做不夠上進






不過
奪魂鋸無所謂




每年萬聖節
他就上一部新續集




成本一樣低廉
毛利率始終維持固定水準
穩穩的賺定期買片進場看續集的觀眾





買股票
這是台塑四寶



EPS 不高
但是公司不會倒 股息領到老




跑銀行
這是中華郵政


利息很低
但是郵局不會跑 存款不會少




找工作
人說賣肝血尿
不如公職終生俸





吃泡麵
這是一碗維力炸醬麵



沒有新話題
不研發新口味
也很少看到新廣告



但是長銷 長青
記憶中永遠的好滋味





在公主眼中
這樣平凡的童話 或許也能是一種幸福







奪魂鋸已經不只是每週一小時的 CSI
他都快變成每天晚上 8 點的民視八點檔




他不在乎北部人高傲輕蔑的目光
他就是賺賺婆婆媽媽的眼淚
然後在廣告賣賣愛之味醬瓜






這樣務實的奪魂鋸
事實上給了系列電影一個新的方向



這樣知足的奪魂鋸
事實上讓系列電影重新思考騙錢的意義



無視通膨和經濟成長率的奪魂鋸
在資本主義中成為另一種典範






環環相扣的續集
不斷疊高新觀眾入門的門檻



長長一排的 DVD
不斷追加租完全系列的實際成本
和時間成本




但是奪魂鋸知道


新觀眾管他去死
靠舊觀眾他就活的下去






無數的殺人遊戲
難道不會有讓人厭煩的一天



升級的血腥畫面
難道不會有讓人反胃的時候



沒完沒了的 To be contiune
難道不會有讓人燃起抵制的衝動





但是他知道



Fans
就是愛到腦袋壞掉才叫做 Fans



舊觀眾
是那些死都會來看下一集的觀眾






奪魂鋸是一家開在街角的牛肉麵攤



美食節目不會來報導
十字路口也看不到它的傳單



但他光是賣賣熟客
就在忠孝東路買了兩棟房子
還把四個子女養到大學畢業





兄弟會反目
情人會變心


球迷會傷心 開罵
誓言再也不看棒球



一起打拼的政黨同志
也會出走 分家 兄弟爬山 然後背後開人一槍




但觀眾其實很容易滿足



系列電影和舊觀眾
是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











經營念舊老觀眾的奪魂鋸
其實也是有在用心



奪魂鋸的殺人遊戲
每集都有在翻新




有多人同樂團體賽
也有一人獨享的小品



有多人單循環淘汰賽
也有單人闖關挑戰賽




奪魂鋸的遊戲
豐富多元




難度等級
從挖別人肚子
一路進階到挖自己肚子




遊戲長度
從片頭暖場的小短片
一路延長到橫跨整部電影的史詩劇本




奪魂鋸一直致力於滿足各種不同的娛樂需求




今天
第六集
正式引進雙人生死鬥模式



你死我活的對戰張力
讓遊戲內容更加精采 讓遊戲過程更加刺激




不只贏得了自己的生命
還幹掉了另一個討厭鬼



遊戲份量加倍
血腥程度加倍


獲得的成就感也加倍
觀眾的滿足感也加倍





遊戲只能打贏電腦
不就其實很無聊嗎


農場不能偷菜
還有那麼多人愛玩嗎





競爭是遊戲的本質
踐踏失敗者是快感的泉源




奪魂鋸新追加的模式
讓觀眾的感官面和精神層面都得到娛樂



或許
多人小組對抗賽即將在新續集登場









奪魂鋸遊戲的設計概念很獨特




遊戲失敗
就是死


遊戲成功
需要付出血肉的代價



遊戲如此機車
卻還有短到嚇死人的時間限制





種種變態的限制
在概念上很像讀者對言情小說的需求清單




男主角要冷酷型的
女主角要很男孩子氣


背景要在古代
要有三角關係



 
最好還要有英雄情節






要求會不會太多




但是設計好玩的地方
就是滿足所有不可能的要求



電影精采的地方
就是實現所有不可能的幻想




不管是青春少女的幻想
還是心理變態的幻想





奪魂鋸千奇百怪的刑具
滿足人性黑暗面的狂想



或許觀眾不斷進場
就是看同樣的設計概念 這次又有什麼精采的發揮









觀眾嗜血嗎
觀眾變態嗎
人性總是如此不堪嗎




還好
奪魂鋸另外貼心的幫觀眾降低了罪惡感




電影裡每個被折磨的衰鬼
奪魂鋸都另外幫他們準備了一個該死的理由



電影用報復的痛快感
減低痛苦和不適





是阿
把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保險公司丟進硫酸池裡吧




看虐殺場面
重要的是保持空腹 和心情的輕鬆愉快












奪魂鋸在遊戲之外的主線
其實比較平淡



為了讓個重病末期的殺人魔生出續集
奪魂鋸搬出接班人的戲碼



一接
就接了 4 集


一拍
就拍到第 5 集



一換
竟然就換到了第三個





過程其實沒什麼特別
接班人是誰其實到底關觀眾啥事




不過既然電影有個 6 信封
走進去就總得看他一路拆到第 6 個
才算功德圓滿





就像既然連續劇女主角有兩個


坐下來 就總得看看男主角最後和誰在一起
才能了無遺憾











奪魂鉅還有一個綁住老影迷的絕招



爆點




再多的血漿
也比不上一個精采的爆點




就像星光大道上的爆乳裝


儘管再爆 再露 再拼
版面卻還是拼不過有意無意的走光露點





偉大的奪魂鋸
開創了一個爆點的時代






奪魂鋸的爆點其實很獨特


她玩弄了時間
和觀眾先入為主的理所當然




第二集
它讓觀眾監看事實上已經發生過的劇情



第四集
它讓觀眾發現
第四集竟然和第三集發生在同一個時間點




那群人不是正在玩遊戲嗎
第四級不是應該接在第三集後面嗎




常識被打破的錯愕
很痛快





第六集的爆點沒有玩弄時間
但是他還是操弄了常識



以為主角是要去救自己老婆和兒子的好爸爸



結果
那對母子其實是來對他報復的復仇人




爆點是奪魂鋸留給觀眾的驚喜


續集的爆點表現
比兇手其實是躺在地上的屍體要精彩很多











奪魂鋸有很經典的第一集
但他不是每一部都很經典的一個系列




不過
奪魂鋸無所謂





他知道



當相戀變成習慣
情侶可能會開始考慮步入禮堂
也可能會開始考慮分手




但就算看電影變成了習慣
觀眾還是永遠只能乖乖定時報到







他知道十月有四個禮拜
週末有兩天
萬聖節是一個節慶




而觀眾需要的只是一個打發時間的理由



他們從來就不在意浪費區區兩小時
去看一部系列電影的續集





但他從不增加成本
從沒想過加大場面
也從來沒有找過一個像樣的大牌來炒高人氣






奪魂鋸是很特別的系列電影




他從不推出新的賣點
從不追求更大的市場
也從來不開發新的觀眾







從產業來看
奪魂鋸不懂擴廠 不想西進
是退休員工的養老院




政黨打選戰
這是顧好樁 鐵票倉 躺著選
萬年民代 民主毒瘤





在公主眼中
這樣的王子叫做不夠上進







不過
奪魂鋸無所謂





每年萬聖節
他就上一部新續集





成本一樣低廉
毛利率始終維持固定水準
穩穩的賺定期買片進場看續集的觀眾






買股票
這是台塑四寶




EPS 不高
但是公司不會倒 股息領到老





跑銀行
這是中華郵政



利息很低
但是郵局不會跑 存款不會少





找工作
人說賣肝血尿
不如公職終生俸






吃泡麵
這是一碗維力炸醬麵




沒有新話題
不研發新口味
也很少看到新廣告




但是長銷 長青
記憶中永遠的好滋味






在公主眼中
這樣平凡的童話 或許也能是一種幸福








奪魂鋸已經不只是每週一小時的 CSI
他都快變成每天晚上 8 點的民視八點檔





他不在乎北部人高傲輕蔑的目光
他就是賺賺婆婆媽媽的眼淚
然後在廣告賣賣愛之味醬瓜







這樣務實的奪魂鋸
事實上給了系列電影一個新的方向




這樣知足的奪魂鋸
事實上讓系列電影重新思考騙錢的意義




無視通膨和經濟成長率的奪魂鋸
在資本主義中成為另一種典範







環環相扣的續集
不斷疊高新觀眾入門的門檻




長長一排的 DVD
不斷追加租完全系列的實際成本
和時間成本





但是奪魂鋸知道



新觀眾管他去死
靠舊觀眾他就活的下去







無數的殺人遊戲
難道不會有讓人厭煩的一天




升級的血腥畫面
難道不會有讓人反胃的時候




沒完沒了的 To be contiune
難道不會有讓人燃起抵制的衝動






但是他知道




Fans
就是愛到腦袋壞掉才叫做 Fans




舊觀眾
是那些死都會來看下一集的觀眾







奪魂鋸是一家開在街角的牛肉麵攤




美食節目不會來報導
十字路口也看不到它的傳單




但他光是賣賣熟客
就在忠孝東路買了兩棟房子
還把四個子女養到大學畢業






兄弟會反目
情人會變心



球迷會傷心 開罵
誓言再也不看棒球




一起打拼的政黨同志
也會出走 分家 兄弟爬山 然後背後開人一槍





但觀眾其實很容易滿足




系列電影和舊觀眾
是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












經營念舊老觀眾的奪魂鋸
其實也是有在用心




奪魂鋸的殺人遊戲
每集都有在翻新





有多人同樂團體賽
也有一人獨享的小品




有多人單循環淘汰賽
也有單人闖關挑戰賽





奪魂鋸的遊戲
豐富多元





難度等級
從挖別人肚子
一路進階到挖自己肚子





遊戲長度
從片頭暖場的小短片
一路延長到橫跨整部電影的史詩劇本





奪魂鋸一直致力於滿足各種不同的娛樂需求





今天
第六集
正式引進雙人生死鬥模式




你死我活的對戰張力
讓遊戲內容更加精采 讓遊戲過程更加刺激





不只贏得了自己的生命
還幹掉了另一個討厭鬼




遊戲份量加倍
血腥程度加倍



獲得的成就感也加倍
觀眾的滿足感也加倍






遊戲只能打贏電腦
不就其實很無聊嗎



農場不能偷菜
還有那麼多人愛玩嗎






競爭是遊戲的本質
踐踏失敗者是快感的泉源





奪魂鋸新追加的模式
讓觀眾的感官面和精神層面都得到娛樂




或許
多人小組對抗賽即將在新續集登場










奪魂鋸遊戲的設計概念很獨特





遊戲失敗
就是死



遊戲成功
需要付出血肉的代價




遊戲如此機車
卻還有短到嚇死人的時間限制






種種變態的限制
在概念上很像讀者對言情小說的需求清單





男主角要冷酷型的
女主角要很男孩子氣



背景要在古代
要有三角關係




 
最好還要有英雄情節







要求會不會太多





但是設計好玩的地方
就是滿足所有不可能的要求




電影精采的地方
就是實現所有不可能的幻想





不管是青春少女的幻想
還是心理變態的幻想






奪魂鋸千奇百怪的刑具
滿足人性黑暗面的狂想




或許觀眾不斷進場
就是看同樣的設計概念 這次又有什麼精采的發揮










觀眾嗜血嗎
觀眾變態嗎
人性總是如此不堪嗎





還好
奪魂鋸另外貼心的幫觀眾降低了罪惡感





電影裡每個被折磨的衰鬼
奪魂鋸都另外幫他們準備了一個該死的理由




電影用報復的痛快感
減低痛苦和不適






是阿
把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保險公司丟進硫酸池裡吧





看虐殺場面
重要的是保持空腹 和心情的輕鬆愉快













奪魂鋸在遊戲之外的主線
其實比較平淡




為了讓個重病末期的殺人魔生出續集
奪魂鋸搬出接班人的戲碼




一接
就接了 4 集



一拍
就拍到第 5 集




一換
竟然就換到了第三個






過程其實沒什麼特別
接班人是誰其實到底關觀眾啥事





不過既然電影有個 6 信封
走進去就總得看他一路拆到第 6 個
才算功德圓滿






就像既然連續劇女主角有兩個



坐下來 就總得看看男主角最後和誰在一起
才能了無遺憾












奪魂鉅還有一個綁住老影迷的絕招




爆點





再多的血漿
也比不上一個精采的爆點





就像星光大道上的爆乳裝



儘管再爆 再露 再拼
版面卻還是拼不過有意無意的走光露點






偉大的奪魂鋸
開創了一個爆點的時代







奪魂鋸的爆點其實很獨特



她玩弄了時間
和觀眾先入為主的理所當然





第二集
它讓觀眾監看事實上已經發生過的劇情




第四集
它讓觀眾發現
第四集竟然和第三集發生在同一個時間點





那群人不是正在玩遊戲嗎
第四級不是應該接在第三集後面嗎





常識被打破的錯愕
很痛快






第六集的爆點沒有玩弄時間
但是他還是操弄了常識




以為主角是要去救自己老婆和兒子的好爸爸




結果
那對母子其實是來對他報復的復仇人





爆點是奪魂鋸留給觀眾的驚喜



續集的爆點表現
比兇手其實是躺在地上的屍體要精彩很多












奪魂鋸有很經典的第一集
但他不是每一部都很經典的一個系列





不過
奪魂鋸無所謂






他知道




當相戀變成習慣
情侶可能會開始考慮步入禮堂
也可能會開始考慮分手





但就算看電影變成了習慣
觀眾還是永遠只能乖乖定時報到








他知道十月有四個禮拜
週末有兩天
萬聖節是一個節慶





而觀眾需要的只是一個打發時間的理由




他們從來就不在意浪費區區兩小時
去看一部系列電影的續集





 


2009/10/24

Carbon Reduction








-- 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

   對減碳政策作檢討




  

   補貼比增稅更容易讓人接受

   但限制比鼓勵的效果要來的好




   國際會議 傳遞一種萬眾一心  Peace & Love 的感覺


   但國內法的約束

   遠比國際條約更容易叫人遵守






-- 經濟學人的論述很理性




   講完優點

   又開始講缺點

  

   刻劃完遠景

   又開始講眼前的層層阻礙




   好像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其實

   他們還是把握住了一個大方向








-- 在工程師眼中

   所有的東西都是 Trade off

   沒有完美和理想的狀況


 

   只能努力找一個最佳解

   然後把 Side effect 降到最低




   決定最佳解

   是一個選擇

  

   他選擇了前進的方向

   他同時也選擇了哪些東西該被犧牲




   ECFA 是這樣子

   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 也是這樣子






-- 政治 經濟和消費性電子一樣

   都是文明製造的規則和產品




   他們不是完美的

   但他們是很好的工具

  


   他們還是找的到辦法 讓世界朝更好的地方邁進

  

  


  

   只是要先讓現實的他們知道




   這種訴求

   能拿的到選票

  

   滿足這樣的需求

   還可以賺進大把的鈔票










  Bad policy will boil the planet / ECOEN.org 



  Clever, but unprincipled / ECOCN.org



  Investors and climate change / ECOCN.org



  Avoiding a crash at Copenhagen / ECOCN.org












12月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即將舉辦




但目前為止

國際協商達成的共識

僅僅只是在敦促各個國家減少排放量






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大國

美國的參議院不太願意批準減碳的國際條約




早在布希政府背棄京都議定書之前

參議院就明確表示會否決該協議






發展中國家也不支持相關條約的簽署




他們擔心具有國際約束力的承諾

會被用來當作對其征收關稅的依據






但很遺憾


除非減排指標具有國際約束力

並有服從機制來強制實行


否則任何全球協定都是枉然






理論上

京都協定有服從機制


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的國家

在下一階段就必須減排更多




但是該規定沒有實施




加拿大超標排放了減排指標的 29%

但大家都知道它不會被懲罰






受國內法的約束

會遠比那些迫於外交壓力而簽署的國際條約更容易遵守




因此最重要的還是看看

這些國家的國內政策是否到位

政府是否會有效貫徹這些政策






英國給出的減碳數據 令人印象深刻


從1990年至今

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 15%




同時間

整個歐盟只減少了 2%

美國甚至還上升了 14%




然而

英國排放量下降的大部分原因不是因為政策奏效


只是因為英國不再使用采煤業末期出現的燃煤發電站




基本上

英國排放量目前已經不再繼續減少

一年中的排放量只減少了不到 1%




政策根本沒有驅動二氧化碳的減排






於是

英國政府成立氣候變化委員 CCC




因為涉及到推升能源價格的問題

減少碳排量帶有政治敏感性




CCC 在組織架構上

被定位在獨立於政治外


他能夠批判既存政策的弱點

並提出改善的方案




-- 組織的設置

   要遵守政治的遊戲規則






現在有三大政策有助於減少碳排放




提高煤炭價格

鼓勵有效利用能源

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提供補貼






CCC 認為其中最佳的方案

就是提高碳價




但提高煤炭價格可行性很低




歐洲排放貿易計劃 ETS 設定的碳價過低

以至於起不到什麽明顯作用




政府也反對歐洲委員會過分限制排放量




經濟必須成長

能源利用率會一年一年地提高






提高煤價的替代方案

是在歐盟的規定下對碳賦稅


就像法國






藉由賦稅

政府還可以對家庭使用的煤炭量進行審查

並告訴他們如何減少排放以及如何減少花費




由於市場不能自發提高利用率

因而政府此時必須進行適當幹預








鼓勵可再生能源所產生的作用

其實微乎其微




對再生能源提供強有力的關稅援助

也不是一個好方法


比起提高碳價和市場幹預

關稅援助根本不會有效








美國駔進計劃建築智能電網


獲得世界各國的響應

也獲得電力公司的全力支持


工業巨頭和電腦業巨頭  Google  IBM 微軟也開始積極投入研發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和其他環保人士

更是該項目的熱心倡導者肯




大量的調查也表明 消費者會熱心接受這一項目

總統歐巴馬自己就是一個超級粉絲




他將此作為一項美國刺激法案的重要部分

為其慷慨撥款 39 億美元

嗅到機遇的企業界也開始準備投資




似乎沒有人會反對更環保的使用能源






但很遺憾

技術不能取代政策






在大多數國家這種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最大障礙

依然是煤炭的低價




消費者浪費能源

不僅僅因為他們不會精確控制自己的花費




而且因為就算浪費

電費其實也不會多到哪裡去






公用事業公司的本質

是盡可能地銷售能源


而他們不會在意能源是環保的 或是汙染嚴重的






智能電網不能代替適宜的能源政策


奧巴政客仍需要制定法規

以鼓勵對高效能源及更為清潔的發電方式的投資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金額更高的投資法案








-- 投資法案需編列預算 爭取資金

   而預算和資金 是一些複雜麻煩問題








公共基金的作用已經發揮到極致了

富國對窮國援助的資金已經達到數百億




但像印度中國這樣經濟突飛猛進的國家

這些錢遠遠不能滿足的減排需要




他們依然猛增汙染很大的燃煤電站

這樣的地區 還需要數千億美元來改善環境




錢從哪裡來

是一個問題


投資人的資金並沒有義務用來減少碳的用量






這一問題

最近有一些新的解決辦法




世界經濟論壇即將發布的文件

主張至少維護部分富國在窮國改善溫室效應的投資




世界各國領導必須在哥本哈根會議上設定嚴格減排的目標

歐洲施行的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 也一定要成為計劃的一部分






-- 投資人必須看的到前景






貨幣匯率和政治風險

是目前歐洲資金不被投資到再生資源的因素




投資人建議政府發行氣候投資相關的保證債券

損失分擔協議和債務擔保的方式 也必須特別為綠色基金提供公共支持 






有些投資者

已經開始對對地方政府擔保的環保項目進行投資




現在

只是要讓國家領導人在全球範圍內施行








-- 只要有需求

   金融界就可以設計出商品 

   

   綠色基金必須用更好的商品 和更低的風險

   去誘惑投資人把資金投入












政府往往認為提供援助比起征收碳稅更容易 更政治化




在短期來說

這種想法沒什麽錯




但從長遠來看

錯誤的政策終將使得減少全球碳排量的花費加大

也就加大了納稅人進行反抗的危險性




這將是超越一切的政治難題








  存量和增量 / 人渣經濟筆記










全球暖化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

它既是一個存量問題

又是一個增量問題




把全球暖化看成一個存量問題


變暖是因為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太大

這個濃度大是近百年來人類累計排放的結果




-- 很遺憾

   加速存量的消化 在技術上或許是太過困難






全球暖化

同時也是一個增量問題




解決的方法

就是減緩排放的增長

並實現排放的下降






哲學一點的問題是




究竟排放是一種權利

還是少排放是一種義務








-- 以減碳政策必要的強制性來說

  

   把減少排放當作是一種義務

   會是比較好的出發點




 






  

   補貼比增稅更容易讓人接受

   但限制比鼓勵的效果要來的好

 





   國際會議 傳遞一種萬眾一心  Peace & Love 的感覺

 


 


   但國內法的約束

   遠比國際條約更容易叫人遵守

 


 



 


 



 


 


-- 經濟學人的論述很理性

 





   講完優點

   又開始講缺點

  

   刻劃完遠景

   又開始講眼前的層層阻礙

 





   好像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但其實

   他們還是把握住了一個大方向

 


 



 


 



 





-- 在工程師眼中

   所有的東西都是 Trade off

   沒有完美和理想的狀況

 


 


 

   只能努力找一個最佳解

   然後把 Side effect 降到最低

 


 



 


 


   決定最佳解

   是一個選擇

  

   他選擇了前進的方向

   他同時也選擇了哪些東西該被犧牲

 


 



 


 


   ECFA 是這樣子

   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 也是這樣子

 


 



 


 



 


 


-- 政治 經濟和消費性電子一樣

   都是文明製造的規則和產品

 





   他們不是完美的

   但他們是很好的工具

  

 


 


   他們還是找的到辦法 讓世界朝更好的地方邁進

  

  

 


 


  

   只是要先讓現實的他們知道

 





   這種訴求

   能拿的到選票

  

   滿足這樣的需求

   還可以賺進大把的鈔票

 


 



 






  Bad policy will boil the planet / ECOEN.org






 
Clever, but unprincipled / ECOCN.org




 
Investors and climate change / ECOCN.org




 
Avoiding a crash at Copenhagen / ECOCN.org


 


 



 







12月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即將舉辦

 


 



 


 


但目前為止

國際協商達成的共識

僅僅只是在敦促各個國家減少排放量

 


 



 





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大國

美國的參議院不太願意批準減碳的國際條約

 





早在布希政府背棄京都議定書之前

參議院就明確表示會否決該協議

 


 



 





發展中國家也不支持相關條約的簽署

 





他們擔心具有國際約束力的承諾

會被用來當作對其征收關稅的依據

 


 



 





但很遺憾

 


 


除非減排指標具有國際約束力

並有服從機制來強制實行

 


 


否則任何全球協定都是枉然

 


 



 


 



 


 


理論上

京都協定有服從機制

 


 


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的國家

在下一階段就必須減排更多

 


 



 


 


但是該規定沒有實施

 


 



 


 


加拿大超標排放了減排指標的 29%

但大家都知道它不會被懲罰

 


 



 


 



 


 


受國內法的約束

會遠比那些迫於外交壓力而簽署的國際條約更容易遵守

 


 



 


 


因此最重要的還是看看

這些國家的國內政策是否到位

政府是否會有效貫徹這些政策

 


 



 


 



 


 


英國給出的減碳數據 令人印象深刻

 


 


從1990年至今

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 15%

 


 



 


 


同時間

整個歐盟只減少了 2%

美國甚至還上升了 14%

 


 



 


 


然而

英國排放量下降的大部分原因不是因為政策奏效

 


 


只是因為英國不再使用采煤業末期出現的燃煤發電站

 


 



 


 


基本上

英國排放量目前已經不再繼續減少

一年中的排放量只減少了不到 1%

 





政策根本沒有驅動二氧化碳的減排

 


 



 


 



 


 


於是

英國政府成立氣候變化委員 CCC

 





因為涉及到推升能源價格的問題

減少碳排量帶有政治敏感性

 


 



 


 


CCC 在組織架構上

被定位在獨立於政治外

 


 


他能夠批判既存政策的弱點

並提出改善的方案

 


 



 


 


-- 組織的設置

   要遵守政治的遊戲規則

 


 



 


 



 


 


現在有三大政策有助於減少碳排放

 


 



 


 


提高煤炭價格

鼓勵有效利用能源

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提供補貼

 


 



 





CCC 認為其中最佳的方案

就是提高碳價

 


 



 


 


但提高煤炭價格可行性很低

 





歐洲排放貿易計劃 ETS 設定的碳價過低

以至於起不到什麽明顯作用

 


 



 


 


政府也反對歐洲委員會過分限制排放量

 





經濟必須成長

能源利用率會一年一年地提高

 


 



 


 



 


 


提高煤價的替代方案

是在歐盟的規定下對碳賦稅

 


 


就像法國

 


 



 





藉由賦稅

政府還可以對家庭使用的煤炭量進行審查

並告訴他們如何減少排放以及如何減少花費

 





由於市場不能自發提高利用率

因而政府此時必須進行適當幹預

 


 



 


 



 


 



 


 


鼓勵可再生能源所產生的作用

其實微乎其微

 


 



 


 


對再生能源提供強有力的關稅援助

也不是一個好方法

 


 


比起提高碳價和市場幹預

關稅援助根本不會有效

 


 



 


 



 





美國駔進計劃建築智能電網

 


 


獲得世界各國的響應

也獲得電力公司的全力支持

 


 


工業巨頭和電腦業巨頭  Google  IBM 微軟也開始積極投入研發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和其他環保人士

更是該項目的熱心倡導者肯

 





大量的調查也表明 消費者會熱心接受這一項目

總統歐巴馬自己就是一個超級粉絲

 





他將此作為一項美國刺激法案的重要部分

為其慷慨撥款 39 億美元

嗅到機遇的企業界也開始準備投資

 


 



 


 


似乎沒有人會反對更環保的使用能源

 


 



 





但很遺憾

技術不能取代政策

 


 



 





在大多數國家這種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最大障礙

依然是煤炭的低價

 


 



 


 


消費者浪費能源

不僅僅因為他們不會精確控制自己的花費

 





而且因為就算浪費

電費其實也不會多到哪裡去

 


 



 





公用事業公司的本質

是盡可能地銷售能源

 


 


而他們不會在意能源是環保的 或是汙染嚴重的

 


 



 


 



 


 


智能電網不能代替適宜的能源政策

 


 


奧巴政客仍需要制定法規

以鼓勵對高效能源及更為清潔的發電方式的投資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金額更高的投資法案

 


 



 





-- 投資法案需編列預算 爭取資金

   而預算和資金 是一些複雜麻煩問題

 


 



 





公共基金的作用已經發揮到極致了

富國對窮國援助的資金已經達到數百億

 


 



 


 


但像印度中國這樣經濟突飛猛進的國家

這些錢遠遠不能滿足的減排需要

 





他們依然猛增汙染很大的燃煤電站

這樣的地區 還需要數千億美元來改善環境

 


 



 


 


錢從哪裡來

是一個問題

 


 


投資人的資金並沒有義務用來減少碳的用量

 


 



 


 



 


 


這一問題

最近有一些新的解決辦法

 





世界經濟論壇即將發布的文件

主張至少維護部分富國在窮國改善溫室效應的投資

 


 



 


 


世界各國領導必須在哥本哈根會議上設定嚴格減排的目標

歐洲施行的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 也一定要成為計劃的一部分

 


 



 


 


-- 投資人必須看的到前景

 


 



 


 


貨幣匯率和政治風險

是目前歐洲資金不被投資到再生資源的因素

 





投資人建議政府發行氣候投資相關的保證債券

損失分擔協議和債務擔保的方式 也必須特別為綠色基金提供公共支持 

 


 



 





有些投資者

已經開始對對地方政府擔保的環保項目進行投資

 





現在

只是要讓國家領導人在全球範圍內施行

 


 



 





-- 只要有需求

   金融界就可以設計出商品

  

   減碳必須用更好的商品 和更低的風險

   去誘惑投資人把資金投入

 


 



 


 



 


 



 


 



 





政府往往認為提供援助比起征收碳稅更容易 更政治化

 





在短期來說

這種想法沒什麽錯

 





但從長遠來看

錯誤的政策終將使得減少全球碳排量的花費加大

也就加大了納稅人進行反抗的危險性

 





這將是超越一切的政治難題

 


 



 


 



 


 


 
存量和增量 / 人渣經濟筆記


 


 



 


 


全球暖化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

它既是一個存量問題

又是一個增量問題

 


 



 


 


把全球暖化看成一個存量問題

 


 


變暖是因為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太大

這個濃度大是近百年來人類累計排放的結果

 


 



 


 


-- 很遺憾

   加速存量的消化 在技術上或許是太過困難

 


 



 





全球暖化

同時也是一個增量問題

 





解決的方法

就是減緩排放的增長

並實現排放的下降

 


 



 





哲學一點的問題是

 





究竟排放是一種權利

還是少排放是一種義務

 


 



 


 


-- 以減碳政策必要的強制性來說

  

   把減少排放當作是一種義務

   會是比較好的出發點

 










 


[ 不顧一切 ] 潑猴








  [Live] 不顧一切 / 潑猴








吉他刷爆的狀況下

潑猴還是寫出了很好聽的旋律

編了很華麗的不顧一切




在他們激狂宣洩的時候

還是保持了編排音階的理智




這樣就會變成很精采的作品

就像微醺是很好的一種感覺








失真吉他的厚重音牆

鼓激昂的點

和旋律吉他拉出的那條漂亮的線




是不顧一切好聽的地方




主旋律不是那麼重要


很簡單

很直接




沒有太多變化

也不用經過太多計算和雕琢




Setting 的 Balance 會跑掉

Echo 一不小心就開的太大聲

音響沒事就在那邊 Overdrive




唱的時候

不小心就走音

高音當然一定就破音




但是一點都沒有關係




這是真正的歌




本來就是可以粗糙的

本來就是要唱到喉嚨都破掉的






歌詞只是一個出口

用吼叫宣洩音牆裡積累的厚重情緒






只有演唱會

能在噪音公害防治法裡獲得一點特權




只有歌聲

不受任何限制 

能就這樣輕易的突破所有壓抑




歌是很好的東西

他們從不需要再靠肢體或肉體 去煽動或挑動甚麼東西








  我不管

  妳們說

 

  什麼我都不聽






爬升的音階

像是慢慢的升騰的憤怒


但是他可以變成點燃勇氣的火種




叛逆的歌詞

像是一種怨懟的報復


但是他也可以是努力去證明什麼的動力






不顧一切


或許是真的在追求些什麼

或許常常也只是用來美化墮落的藉口




但那些故事的起點

總是一樣的




他們拿著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無聊的塗鴉




想著科技的目的

有時候竟然只是為了填鴨更有效率




想著窗外的天空很藍 很大




想著

難道自己就永遠只能對那樣刺耳的聲音

感到恐懼




很可惜








金屬是很吵的一種吉他

搖滾不是很溫柔的一種音樂




他不會拍拍

也不懂輕聲安慰




他只是冷冷的吼一句


哭甚麼

男孩子作事情不要婆婆媽媽的


 




  甩 開 你 我 的 距 離






不管是逃避還是前進

那句歌詞給了一個人遠遠跑開的勇氣




把今天最後的聲音留給那句歌詞




然後就還會有力氣

把剩下的副歌唱完








  [MP3] 不顧一切 / 潑猴




拿掉 Live 的 Echo

CD 板可以聽的見編曲細膩的地方




常常想

這樣的曲風

KB 其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在玩這種歌的時候

KB 應該完全可以取代 DJ 的編制




在巴哈傳承下來的古老技法前面

夜店 DJ 刷盤的技巧 大概只是猴子的把戲




用不同的音色把 Beat 作的更華麗


然後用音階和和弦

和去洗掉 DJ 刮盤刺耳的機械音




在樂器狂飆的派對中

找到 KB 的參與感




那會很好玩












看影片標題

這應該是潑猴解散前最後一場演唱會




他們應該要辦一場萬人演唱會




但是那只是一個小小的房間

一個不大的舞台




他們應該要比檯面上的所有樂團都更受歡迎

但是他們最後默默的離開




或許雖然就只是這樣

但對這個地方來說 也就很夠了






這裡的地下樂團總是年輕的




在他們最年輕 最勇敢 最有熱情的時候

燃燒了所有的才華 寫出最精采的作品




然後在他們學會擺爛 騙錢

他們就離開了




或許這個地方根本不給他們學會騙錢的機會




或許那樣的歌

本來就是寫來陪年輕殉葬








歌是很棒的東西




是和成績單 獎狀 還有薪水單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是不讓任何人支配或施捨的東西

是不需要讓任何人評分和改正的東西

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




像那些可以驕傲一輩子的東西














潑猴低調的告別演唱會

看起來很棒




有些很好的表演

只有那些人親身蒞臨現場




有些很好的歌

只有那些人學會了怎麼唱






潑猴有一年

唱海洋音樂祭的壓軸




那時候那個音樂祭還是獨立的

那時候蘇打綠還在路邊叫賣 CD




那個海灘在那天

其實並不屬於每個玩水看辣妹的人






那個舞台是留給潑猴壓軸的


而煙火

放給站著聽完每個團的人








在很久以後

還會想起那樣黑的舞台

和能那樣嘶吼的夜晚




那些是存在記憶中的勇氣




不想讓那些

變成一事無成的唯一安慰




 


[Live] 不顧一切 / 潑猴









吉他刷爆的狀況下

潑猴還是寫出了很好聽的旋律

編了很華麗的不顧一切

 


 



 


 


在他們激狂宣洩的時候

還是保持了編排音階的理智

 





這樣就會變成很精采的作品

就像微醺是很好的一種感覺

 


 



 


 



 


 



 


 


失真吉他的厚重音牆

鼓激昂的點

和旋律吉他拉出的那條漂亮的線

 





是不顧一切好聽的地方

 


 



 


 


主旋律不是那麼重要

 


 


很簡單

很直接

 





沒有太多變化

也不用經過太多計算和雕琢

 


 



 


 


Setting 的 Balance 會跑掉

Echo 一不小心就開的太大聲

音響沒事就在那邊 Overdrive

 


 



 


 


唱的時候

不小心就走音

高音當然一定就破音

 


 



 


 


但是一點都沒有關係

 


 



 


 


這是真正的歌

 





本來就是可以粗糙的

本來就是要唱到喉嚨都破掉的

 


 



 





歌詞只是一個出口

用吼叫宣洩音牆裡積累的厚重情緒

 


 



 





只有演唱會

能在噪音公害防治法裡獲得一點特權

 





只有歌聲

不受任何限制 

能就這樣輕易的突破所有壓抑

 





歌是很好的東西

他們從不需要再靠肢體或肉體 去煽動或挑動甚麼東西

 


 



 


 



 





  我不管

  妳們說

 

  什麼我都不聽

 


 



 





爬升的音階

像是慢慢的升騰的憤怒

 


 


但是他可以變成點燃勇氣的火種

 


 



 


 


叛逆的歌詞

像是一種怨懟的報復

 


 


但是他也可以是努力去證明什麼的動力

 


 



 





不顧一切

 


 


或許是真的在追求些什麼

或許常常也只是用來美化墮落的藉口

 


 



 


 


但那些故事的起點

總是一樣的

 


 



 


 


他們拿著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無聊的塗鴉

 





想著科技的目的

有時候竟然只是為了填鴨更有效率

 





想著窗外的天空很藍 很大

 


 



 


 


想著

難道自己就永遠只能對那樣刺耳的聲音

感到恐懼

 





很可惜

 


 



 


 



 





金屬是很吵的一種吉他

搖滾不是很溫柔的一種音樂

 


 



 


 


他不會拍拍

也不懂輕聲安慰

 


 



 


 


他只是冷冷的吼一句

 


 


哭甚麼

男孩子作事情不要婆婆媽媽的

 


 


 

 


 



 


 


  甩 開 你 我 的 距 離

 


 



 





不管是逃避還是前進

那句歌詞給了一個人遠遠跑開的勇氣

 


 



 


 


把今天最後的聲音留給那句歌詞

 





然後就還會有力氣

把剩下的副歌唱完

 


 



 


 



 





 
[MP3] 不顧一切 / 潑猴


 


 



 


 


拿掉 Live 的 Echo

CD 板可以聽的見編曲細膩的地方

 


 



 


 


常常想

這樣的曲風

KB 其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在玩這種歌的時候

KB 應該完全可以取代 DJ 的編制

 


 



 


 


在巴哈傳承下來的古老技法前面

夜店 DJ 刷盤的技巧 大概只是猴子的把戲

 


 



 


 


用不同的音色把 Beat 作的更華麗

 


 


然後用音階和和弦

和去洗掉 DJ 刮盤刺耳的機械音

 


 



 


 


在樂器狂飆的派對中

找到 KB 的參與感

 





那會很好玩

 


 



 


 



 


 



 


 



 


 



 


 


看影片標題

這應該是潑猴解散前最後一場演唱會

 





他們應該要辦一場萬人演唱會

 





但是那只是一個小小的房間

一個不大的舞台

 


 



 


 


他們應該要比檯面上的所有樂團都更受歡迎

但是他們最後默默的離開

 





或許雖然就只是這樣

但對這個地方來說 也就很夠了

 


 



 





這裡的地下樂團總是年輕的

 


 



 


 


在他們最年輕 最勇敢 最有熱情的時候

燃燒了所有的才華 寫出最精采的作品

 





然後在他們學會擺爛 騙錢

他們就離開了

 


 



 


 


或許這個地方根本不給他們學會騙錢的機會

 





或許那樣的歌

本來就是寫來陪年輕殉葬

 


 



 


 



 





歌是很棒的東西

 





是和成績單 獎狀 還有薪水單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是不讓任何人支配或施捨的東西

是不需要讓任何人評分和改正的東西

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

 





像那些可以驕傲一輩子的東西

 


 



 


 



 


 



 


 



 


 



 





潑猴低調的告別演唱會

看起來很棒

 





有些很好的表演

只有那些人親身蒞臨現場

 





有些很好的歌

只有那些人學會了怎麼唱

 


 



 





潑猴有一年

唱海洋音樂祭的壓軸

 


 



 


 


那時候那個音樂祭還是獨立的

那時候蘇打綠還在路邊叫賣 CD

 





那個海灘在那天

其實並不屬於每個玩水看辣妹的人

 


 



 





那個舞台是留給潑猴壓軸的

 


 


而煙火

放給站著聽完每個團的人

 


 



 


 



 





在很久以後

還會想起那樣黑的舞台

和能那樣嘶吼的夜晚

 





那些是存在記憶中的勇氣

 





不想讓那些

變成一事無成的唯一安慰

 








 


2009/10/17

Blue Earth






Blue Earth
是三星主打環保訴求的新手機





有主題的智慧型手機
是很棒的作品




那些什麼功能都有的手機



像是沒有想法的路人
只會盲目的跟著別人 追著顧客的尾巴乞討





設計總要有一個主題



主題給一個目標
主題供應設計的元素
主題產生創造的熱情




Blue Earth 的主題是環保



機殼用寶特瓶回收的材料製造


然後
他的背後有一整面的太陽能板




太陽能板很醜嗎
太陽能板在外觀上很突兀嗎



不管怎麼樣
這隻手機
要有片太陽能板




不要像計算機一樣放在小小的角落
太陽能有那麼丟臉嗎




給我一整面
而且要很大一面




Blue Earth 整隻手機
都要以這片太陽能板為主題去設計





設計
能把太陽能板
變成環保的符號和圖騰


變成一支手機的賣點








Blue Earth 除了硬體的設計
他在軟體上也玩了花招




他有一個計步器功能
叫做 ECO Walk



其實計步和環保哪有什麼關係



但是他說



你走越多步
就越少坐車


越少坐車
當然就越環保



厲害
非常健康的 ECO Walk




Blue Earth 還有一些 ECO Calendar ECO Clock 之類的小軟體



行銷手法有點牽強 有點難看
不過設計人員大概是整個玩的很開心








有一隻一樣以綠色地球為訴求的手機
主打全部都是可回收材質



外觀特別強調了環保材質的輕盈和透明感
和金屬味和電子味鄭重的劃清界線



一樣是很棒的設計





時尚是一種主題



加上鑽石
鍍上金
鏤刻繁複的花紋


華麗讓手機呈現了和極簡不同的風貌
其實也很好玩




反正能賺賺有錢人的錢總是很好玩


既然花了更多的錢
不妨就讓他們以為買到了更好的東西





綠色也是很好的主題


他慢慢也演變成一種時尚和潮流
而且他總是讓人感覺比較親民一點






Blue Earth
並不是一支趕綠色風潮 賣高爾 FANS 的環保手機




Blue Earth 是功能很完善的智慧手機
可以上網 可以放音樂 也可以照像玩自拍



那個太陽能板不只是好看




三星證明他的們技術力
能用太陽能供應整之智慧型手機的用電



通話時間可能打點折
但是規格絕不縮水




很有野心





綠色科技是三星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
Blue Earth 不只是一支主題新奇的概念手機



他是搭載太陽能技術的正式量產機型


他的太陽能電力系統
會慢慢變成成熟的模組




他不是一片歌手
他有機會成為未來的系列產品的起點






有主題的智慧型手機
是很棒的作品





那些什麼功能都有的手機




像是沒有想法的路人
只會盲目的跟著別人 追著顧客的尾巴乞討






設計總要有一個主題




主題給一個目標
主題供應設計的元素
主題產生創造的熱情





Blue Earth 的主題是環保




機殼用寶特瓶回收的材料製造



然後
他的背後有一整面的太陽能板





太陽能板很醜嗎
太陽能板在外觀上很突兀嗎




不管怎麼樣
這隻手機
要有片太陽能板





不要像計算機一樣放在小小的角落
太陽能有那麼丟臉嗎





給我一整面
而且要很大一面





Blue Earth 整隻手機
都要以這片太陽能板為主題去設計






設計
能把太陽能板
變成環保的符號和圖騰



變成一支手機的賣點









Blue Earth 除了硬體的設計
他在軟體上也玩了花招





他有一個計步器功能
叫做 ECO Walk




其實計步和環保哪有什麼關係




但是他說




你走越多步
就越少坐車



越少坐車
當然就越環保




厲害
非常健康的 ECO Walk





Blue Earth 還有一些 ECO Calendar ECO Clock 之類的小軟體




行銷手法有點牽強 有點難看
不過設計人員大概是整個玩的很開心









有一隻一樣以綠色地球為訴求的手機
主打全部都是可回收材質




外觀特別強調了環保材質的輕盈和透明感
和金屬味和電子味鄭重的劃清界線




一樣是很棒的設計






時尚是一種主題




加上鑽石
鍍上金
鏤刻繁複的花紋



華麗讓手機呈現了和極簡不同的風貌
其實也很好玩





反正能賺賺有錢人的錢總是很好玩



既然花了更多的錢
不妨就讓他們以為買到了更好的東西






綠色也是很好的主題



他慢慢也演變成一種時尚和潮流
而且他總是讓人感覺比較親民一點







Blue Earth
並不是一支趕綠色風潮 賣高爾 FANS 的環保手機





Blue Earth 是功能很完善的智慧手機
可以上網 可以放音樂 也可以照像玩自拍




那個太陽能板不只是好看





三星證明他的們技術力
能用太陽能供應整之智慧型手機的用電




通話時間可能打點折
但是規格絕不縮水





很有野心






綠色科技是三星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
Blue Earth 不只是一支主題新奇的概念手機




他是搭載太陽能技術的正式量產機型



他的太陽能電力系統
會慢慢變成成熟的模組





他不是一片歌手
他有機會成為未來的系列產品的起點





Pandorum





戰慄異次元
是部格局出乎意料的大的科幻電影





當大家以為這艘太空船
只不過是艘小不拉機的探險船的時候



電影說
這艘船是外星移民船



上面載了上萬的人類 上億的地球生物
這艘船滿載著人類的最後希望





船變大了
於是格局也變大了



人一多
驚悚片的史詩氣氛就跑出來了







李安拍了部色戒


中日抗戰
變成言情小說的背景



民族大義
變成兩性情慾的點綴





這樣的色戒
大家說他的格局小了





於是
李安拍了部胡士托風波





小小的音樂祭
變成大時代的縮影



小小的演唱會
重燃了嘻皮世代的餘溫




兩個人全裸
現在變成上百人全裸




脫衣服的人多了
於是格局也變大了






人數
決定電影格局的大小



就像目標得票數
決定政黨格局的大小











當大家以為
電影的時間 不過只是跨越了幾十年的未來的時候




電影說
從太空船啟航那天開始
時光已經飛逝了 900 年





山中方三日 世上已千年



人類進化成怪物了
地球變成傳說的神話了




電影才開始一小時
觀眾卻已經飛越了九百年了




錯愕震驚的程度
和突然發現冰箱裡鮮奶已經過期一個禮拜差不多




浮生若夢的感慨
和赫然發現期中考就是明天一樣令人唏噓






中國歷史兩千年
卻硬要澎風成五千年



黃帝的指南車沒有挖到
但博物館裡供奉著一顆據傳是大禹治水的石頭



中國人愛面子
卻還是謙虛


那顆石頭並不是女媧補天的石頭






時間長了
格局也大了
 


中國有著和他廣大的國土相應的輝煌歷史






有一種性別
年齡是永遠的秘密


永遠是 18 歲
永遠的 28 佳人


時間不能延伸
只能永遠的凍結在最美的瞬間




沙豬的史料偏頗的記載著


這樣的人
心眼總是比較小






時間
決定電影格局的大小



就像執政的目標任期
決定政黨格局的大小






當大家以為
電影不過又是的美帝宣傳片
美國特戰隊殘殺外星人 白人英雄拯救全人類




但電影說
太空船是民族大熔爐 特戰隊由各種人種組成




西班牙人
是美女兼辣妹



亞洲人
是農工隊兼武術高手




然後美國人
是主角兼英雄





民族大和解的格局是大的
變型金剛只降落在美國是太過自大的



但刻版印象和種族歧視
卻又讓格局變小了




歧視這個詞
很微妙




人說
台北女生都比較漂亮



台北女生
報以甜甜的一笑



刻板印象
這時候是不存在的


歧視這個詞
是沒有人會提的





人又說
台北女生都比較公主



這時候戰況就比較精彩了
刻板印象 南北歧視 和性別歧視 就通通都出現了






對西班牙美女來說


電影的格局很大
電影也沒甚麼歧視不歧視的問題




但對亞洲人來說
好萊塢又再次證明了他們的高傲和輕蔑





其實刻板印象每個人都有責任




或許電影的腳色設計
經過了細膩的統計和考證




從線上遊戲的人口分布來看



老美是很喜歡當英雄的




而亞洲人血液裡對農耕社會的鄉愁
現在正如火如荼的燃燒著








種族
決定了電影格局的大小




就像族群和黑白
決定了每個國家政黨格局的大小










當觀眾覺得
一正一邪的兩個大頭
終於要在最後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





電影說
一正一邪
其實是一個魔王的兩種人格


雙重人格的幻象
是太空幽閉恐懼症的恐怖症狀






戰慄異次元的科幻設定
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這個所謂的太空幽閉恐懼症




科幻電影
不再只是豪洨先進的未來科技
不再只會研發超時空的殭屍病毒




這次
他們還創造了一個未來的心理疾病





曾經
科普聖經 別鬧了費曼先生的費曼先生
對心理學非常不屑



他覺得心理學發展的時間太短了
實驗作的太少了



他鄙視心理學家
認為他們差不多就只是星座專家的等級




作為科學家
費曼先生的精神是正確的
他的態度是嚴謹的



但作為公眾人物
他的心胸看起來是偏小了






諾貝爾獎的老李
就不僅僅只死守化學領域



他後來也跨足社會科學領域
雙修了政治學


研究站台 拜票 背書 嘴砲 和裝死等等種種專業領域




作為公眾人物
他的光環是夠亮了
他的格局也是變大了



只可惜
他的判斷力就不是諾貝爾評審們能夠單方面保證的了







物理學跨心理學是好的
創新的題材讓電影的格局變大了



只可惜科學跨足政治
給人的印象卻是不好的








當觀眾覺得
電影不過就是這樣



一船人死一死 死光了 就好了 就爽了
電影就結束了




電影卻說


地球
爆炸了




不過是去上個廁所回來
地球就炸了



不過是 DVD 不小心快轉了一下
地球就沒了 人類就滅亡了




驚駭的感覺
像是中獎的彩卷被洗衣機洗爛了



末日的蒼涼感
像是成績單上穩過的一科被死當了





人死多了
格局就變大了



於是災難片總是想盡辦法用更多手段去毀滅地球



人死多了
犧牲就變的偉大了
人性的光明和黑暗就浮現了






言情小說
不過只是個女主角車禍死了
就一堆人哭哭啼啼 上吊殉情


他們總是說這種作品的格局太小了







死亡的人數
決定電影格局的大小



如同開除黨籍的人數
決定政黨格局的大小








科幻電影總是很有格局




群雄並起
地方派系割據


一群人汲汲營營
只是爭奪一個小小的地方首長




那樣的格局很小




小小的島
兩派人馬卻殺得你死我活



那樣的格局不夠大




跨過了海峽
卻死抱著另一邊的大腿



那樣的格局 還沒有放眼世界的遠大




亞洲巡迴
變成世界巡演


格局再大 也只是一種嘴砲




終於
他們真的能和世界接軌



而別人卻已將衛星發射到了太空





科幻的世界很迷人




在太空中遠望
地球只是繁星中的一點



從數萬光年的旅程回頭
一生只是短短的一瞬







戰慄異次元的劇情其實很精采




懸疑的電影
丟出一個一個的謎團



而每一個答案
都更讓人吃驚 都讓電影的格局更大




他偽裝成一部小小的科幻驚悚片
像是一小撮人窩在太空船殺殺異型的 B 級片




但其實電影的設定很出色
電影的製作也很用心
帝影擁有史詩般的格局



戰慄異次元是一部充滿驚喜的電影












電影裡
幽暗的太空船第一次打開了窗戶



沒有銀河
沒有星光



窗外是一片死寂的黑暗




這裡是哪裡
我們在哪裡



沒有出口的黑暗



絕望







然後
一條發光的魟魚 緩緩的從窗口遊過



生命為了掙扎作的演化
發出了螢光 美的像是夢幻





那個畫面很棒
是科幻小說精華的一幅剪影
科幻電影經典的一格畫片





藝術嘗試過無數的方法去描述希望
這次是很棒的一次






當大家以為這艘太空船
只不過是艘小不拉機的探險船的時候




電影說
這艘船是外星移民船




上面載了上萬的人類 上億的地球生物
這艘船滿載著人類的最後希望






船變大了
於是格局也變大了




人一多
驚悚片的史詩氣氛就跑出來了








李安拍了部色戒



中日抗戰
變成言情小說的背景




民族大義
變成兩性情慾的點綴






這樣的色戒
大家說他的格局小了






於是
李安拍了部胡士托風波






小小的音樂祭
變成大時代的縮影




小小的演唱會
重燃了嘻皮世代的餘溫





兩個人全裸
現在變成上百人全裸





脫衣服的人多了
於是格局也變大了







人數
決定電影格局的大小




就像目標得票數
決定政黨格局的大小












當大家以為
電影的時間 不過只是跨越了幾十年的未來的時候





電影說
從太空船啟航那天開始
時光已經飛逝了 900 年






山中方三日 世上已千年




人類進化成怪物了
地球變成傳說的神話了





電影才開始一小時
觀眾卻已經飛越了九百年了





錯愕震驚的程度
和突然發現冰箱裡鮮奶已經過期一個禮拜差不多





浮生若夢的感慨
和赫然發現期中考就是明天一樣令人唏噓







中國歷史兩千年
卻硬要澎風成五千年




黃帝的指南車沒有挖到
但博物館裡供奉著一顆據傳是大禹治水的石頭




中國人愛面子
卻還是謙虛



那顆石頭並不是女媧補天的石頭







時間長了
格局也大了
 



中國有著和他廣大的國土相應的輝煌歷史







有一種性別
年齡是永遠的秘密



永遠是 18 歲
永遠的 28 佳人



時間不能延伸
只能永遠的凍結在最美的瞬間





沙豬的史料偏頗的記載著



這樣的人
心眼總是比較小







時間
決定電影格局的大小




就像執政的目標任期
決定政黨格局的大小







當大家以為
電影不過又是的美帝宣傳片
美國特戰隊殘殺外星人 白人英雄拯救全人類





但電影說
太空船是民族大熔爐 特戰隊由各種人種組成





西班牙人
是美女兼辣妹




亞洲人
是農工隊兼武術高手





然後美國人
是主角兼英雄






民族大和解的格局是大的
變型金剛只降落在美國是太過自大的




但刻版印象和種族歧視
卻又讓格局變小了





歧視這個詞
很微妙





人說
台北女生都比較漂亮




台北女生
報以甜甜的一笑




刻板印象
這時候是不存在的



歧視這個詞
是沒有人會提的






人又說
台北女生都比較公主




這時候戰況就比較精彩了
刻板印象 南北歧視 和性別歧視 就通通都出現了







對西班牙美女來說



電影的格局很大
電影也沒甚麼歧視不歧視的問題





但對亞洲人來說
好萊塢又再次證明了他們的高傲和輕蔑






其實刻板印象每個人都有責任





或許電影的腳色設計
經過了細膩的統計和考證





從線上遊戲的人口分布來看




老美是很喜歡當英雄的





而亞洲人血液裡對農耕社會的鄉愁
現在正如火如荼的燃燒著









種族
決定了電影格局的大小





就像族群和黑白
決定了每個國家政黨格局的大小











當觀眾覺得
一正一邪的兩個大頭
終於要在最後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






電影說
一正一邪
其實是一個魔王的兩種人格



雙重人格的幻象
是太空幽閉恐懼症的恐怖症狀







戰慄異次元的科幻設定
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這個所謂的太空幽閉恐懼症





科幻電影
不再只是豪洨先進的未來科技
不再只會研發超時空的殭屍病毒





這次
他們還創造了一個未來的心理疾病






曾經
科普聖經 別鬧了費曼先生的費曼先生
對心理學非常不屑




他覺得心理學發展的時間太短了
實驗作的太少了




他鄙視心理學家
認為他們差不多就只是星座專家的等級





作為科學家
費曼先生的精神是正確的
他的態度是嚴謹的




但作為公眾人物
他的心胸看起來是偏小了







諾貝爾獎的老李
就不僅僅只死守化學領域




他後來也跨足社會科學領域
雙修了政治學



研究站台 拜票 背書 嘴砲 和裝死等等種種專業領域





作為公眾人物
他的光環是夠亮了
他的格局也是變大了




只可惜
他的判斷力就不是諾貝爾評審們能夠單方面保證的了








物理學跨心理學是好的
創新的題材讓電影的格局變大了




只可惜科學跨足政治
給人的印象卻是不好的









當觀眾覺得
電影不過就是這樣




一船人死一死 死光了 就好了 就爽了
電影就結束了





電影卻說



地球
爆炸了





不過是去上個廁所回來
地球就炸了




不過是 DVD 不小心快轉了一下
地球就沒了 人類就滅亡了





驚駭的感覺
像是中獎的彩卷被洗衣機洗爛了




末日的蒼涼感
像是成績單上穩過的一科被死當了






人死多了
格局就變大了




於是災難片總是想盡辦法用更多手段去毀滅地球




人死多了
犧牲就變的偉大了
人性的光明和黑暗就浮現了







言情小說
不過只是個女主角車禍死了
就一堆人哭哭啼啼 上吊殉情



他們總是說這種作品的格局太小了








死亡的人數
決定電影格局的大小




如同開除黨籍的人數
決定政黨格局的大小









科幻電影總是很有格局





群雄並起
地方派系割據



一群人汲汲營營
只是爭奪一個小小的地方首長





那樣的格局很小





小小的島
兩派人馬卻殺得你死我活




那樣的格局不夠大





跨過了海峽
卻死抱著另一邊的大腿




那樣的格局 還沒有放眼世界的遠大





亞洲巡迴
變成世界巡演



格局再大 也只是一種嘴砲





終於
他們真的能和世界接軌




而別人卻已將衛星發射到了太空






科幻的世界很迷人





在太空中遠望
地球只是繁星中的一點




從數萬光年的旅程回頭
一生只是短短的一瞬








戰慄異次元的劇情其實很精采





懸疑的電影
丟出一個一個的謎團




而每一個答案
都更讓人吃驚 都讓電影的格局更大





他偽裝成一部小小的科幻驚悚片
像是一小撮人窩在太空船殺殺異型的 B 級片





但其實電影的設定很出色
電影的製作也很用心
帝影擁有史詩般的格局




戰慄異次元是一部充滿驚喜的電影













電影裡
幽暗的太空船第一次打開了窗戶




沒有銀河
沒有星光




窗外是一片死寂的黑暗





這裡是哪裡
我們在哪裡




沒有出口的黑暗




絕望








然後
一條發光的魟魚 緩緩的從窗口遊過




生命為了掙扎作的演化
發出了螢光 美的像是夢幻






那個畫面很棒
是科幻小說精華的一幅剪影
科幻電影經典的一格畫片






藝術嘗試過無數的方法去描述希望
這次是很棒的一次






 


Lobby







很喜歡 Lobby 的感覺








晴朗的一天

Lobby 的玻璃帷幕折射亮眼的光




下起小雨的下午

Lobby 會點起柔和的燈 




背著大背包的客戶

手上通常還牽一隻行李箱




而背著 LV 包的業務

現在化上了秋季的彩妝






台北

現在是涼爽的秋天




客戶依然穿著 1001 套的黑西裝

不分四季




而業務迫不及待的換上了秋裝

把高跟涼鞋 換成了高跟馬靴






Lobby 是很熱鬧的地方


客戶和業務進進出出 熙來攘往


旋轉門不間斷發出的鈴響

變成建築的一種活力




他有點像是派對的會場

只是沒有雞尾酒和舞池




初次見面

交換名片




熟客人

打屁閒聊




不同 Vendor 的業務 跑同一家公司跑久了

會像朋友一樣寒暄






忙碌繁重的工作時間中

Lobby 是一個放鬆的地方 和一段短短的輕鬆時刻




會議室裡每個人都板張臉

但 Lobby 是一個裝滿了笑容的地方

一個板著的臉 換上笑容的地方










車站是旅行的人 和送行的人

回家的人 和接風的人




月台上是旅途的起點和終點

流動遠行和歸鄉濃濃的感情




出發的時候

進站的鐵軌聲 會讓緊張和興奮升騰


但回家的時候

最後一班車的月台 給人平靜的感覺






Lobby 是品牌和代工和元件商交流的地方

科技產業上中下游匯集的一個站




裡面流動的是專業 努力 和認真的感覺

工作的氣氛很濃很濃 




搶訂單

接客戶

Meeting Room




要到了 Sample

今天又可以出報告




拿到了 Spec

回去又可以和老闆交差




生意好嗎

工作忙嗎




對工作有什麼理想嗎

選工作有什麼理由嗎




累嗎

喜歡現在的工作嗎




Lobby 裡的每個人

都有每個人不一樣的故事










廣達的 Lobby 很氣派

碗狀的服務台是他們的招牌


瑞昱的 Lobby 很老氣

待客區的牆上 還掛了國畫和字畫




公司的 Lobby 不大




但是在 12 月的第一天

會擺一株很大很大的聖誕樹



 



 


 



 


 


晴朗的一天

Lobby 的玻璃帷幕折射亮眼的光

 





下起小雨的下午

Lobby 會點起柔和的燈 

 


 



 


 


背著大背包的客戶

手上通常還牽一隻行李箱

 





而背著 LV 包的業務

現在化上了秋季的彩妝

 


 



 





台北

現在是涼爽的秋天

 


 



 


 


客戶依然穿著 1001 套的黑西裝

不分四季

 





而業務迫不及待的換上了秋裝

把高跟涼鞋 換成了高跟馬靴

 


 



 


 



 


 


Lobby 是很熱鬧的地方

 


 


客戶和業務進進出出 熙來攘往

 


 


旋轉門不間斷發出的鈴響

變成建築的一種活力

 


 



 


 


他有點像是派對的會場

只是沒有雞尾酒和舞池

 


 



 


 


初次見面

交換名片

 





熟客人

打屁閒聊

 





不同 Vendor 的業務 跑同一家公司跑久了

會像朋友一樣寒暄

 


 



 





忙碌繁重的工作時間中

Lobby 是一個放鬆的地方 和一段短短的輕鬆時刻

 


 



 


 


會議室裡每個人都板張臉

但 Lobby 是一個裝滿了笑容的地方

一個板著的臉 換上笑容的地方

 


 



 


 



 


 



 





車站是旅行的人 和送行的人

回家的人 和接風的人

 





月台上是旅途的起點和終點

流動遠行和歸鄉濃濃的感情

 





出發的時候

進站的鐵軌聲 會讓緊張和興奮升騰

 


 


但回家的時候

最後一班車的月台 給人平靜的感覺

 


 



 


 



 


 


Lobby 是品牌和代工和元件商交流的地方

科技產業上中下游匯集的一個站

 


 



 


 


裡面流動的是專業 努力 和認真的感覺

工作的氣氛很濃很濃 

 


 



 


 


搶訂單

接客戶

Meeting Room

 





要到了 Sample

今天又可以出報告

 





拿到了 Spec

回去又可以和老闆交差

 


 



 


 


生意好嗎

工作忙嗎

 





對工作有什麼理想嗎

選工作有什麼理由嗎

 





累嗎

喜歡現在的工作嗎

 


 



 


 


Lobby 裡的每個人

都有每個人不一樣的故事

 


 



 


 



 


 



 





廣達的 Lobby 很氣派

碗狀的服務台是他們的招牌

 


 


瑞昱的 Lobby 很老氣

待客區的牆上 還掛了國畫和字畫

 


 



 


 


公司的 Lobby 不大

 





但是在 12 月的第一天

會擺一株很大很大的聖誕樹










 


2009/10/10

[ Spearmint ] Every Little Thing







  [PV] Spearmint / ELT


 




Spearmint

是首像歌名一樣 薄荷般清涼的歌


 




輕快的旋律

會在心中吹起涼涼的風


 


跳躍的音符

有一種平靜和寧定

掃去煩燥和憂鬱


 


很舒服


 




  秋天的晚霞

  靜靜的融入了夜色




  五點的鐘聲

  在空中輕響


 


 


 


歌名當然和歌很像


 


歌名不是電影名


常常套公式亂取

或是在地雷上蓋上迷彩的偽裝


 


歌名也不像人名


常常是些和本人完全相反的形容詞

或總是描述一些無法達到的期望


 


 




填歌名

或許也是寫歌最好玩的地方之一


 


填好歌名的歌

像是點上了睛




多默念幾次

那首歌好像就有靈魂

那樣的心情 好像就能永遠封藏在旋律裡


 


 


 


當然

像愛的抱抱這種擁抱鈔票的心情 不在此類範疇裡


 


 


 


 


Spearmint 雖然是很簡單的小品




但他也用上細膩的編曲

配上精心設計的比例




才調出薄荷沁涼的芬芳


 


 


 


 




ELT 是很 POP 的芭樂團




音樂沒有激進的理念

沒有前衛的元素

也沒有太多的音樂性


 


他是很純很純的芭樂

磨去了稜角 溫潤而成熟


 


很好聽的 POP


 


 


  [PV] Nostalgia / ELT

 


 




鄉愁是 ELT 非常經典的一首抒情歌


 




輕柔的 優雅的

低吟著一縷纏綿的溫柔




溫馨和惆悵

細密的織成了綿長的思念


 


很迷人

就連隨手撥的弦 都沾染了那樣溫柔的心情


 




  看吧 現在

  正發著光啊


 




輕輕的一句歌詞

會在胸口點起溫暖的燭光


 


 


鄉愁沒有套公式的匠氣

脫俗的旋律 永遠也不會覺得甜膩


 


 


 


 




在鄉愁之後

ELT 還寫過很多的抒情歌


 


  [PV] ソラアイ / ELT

 


 




有時候很好聽

有時候只像是自己在抄自己


 


但沒有關係

它們寫過了鄉愁


 


 


 


 




Many Pieces 是 ELT 發過最經典的專輯


 


動感快歌和抒情慢歌的比例抓的剛剛好

而且每首歌的旋律都寫的很動聽




那張專輯裡面

有 J POP 一個世代的精華


 




ELT 的主唱

歌聲有一種不做作的甜美 很有味道


 




ELT 的快歌寫的比較普通

但是主唱的聲音混在裡面還是很特別


 


駕馭兩種曲風的聲音

有一些微妙的變化




同樣特別的聲音

兩種不一樣的感覺


像是一個歌聲 有兩種造型

很好玩


 


 


  [PV] Grip / ELT


 




Grip 是 JPOP 喜歡寫的快歌




他們習慣用合成音色和電子節奏

去取代傳統搖滾破音的吉他 和嘈雜的鼓


 


改良成台灣口味的外國菜

會比較調合


 


改良成日本味的搖滾

也會比較甜美


 




Grip 的勵志歌詞

寫的很樣板 很普通




翻的時候

都覺得這麼簡單的句子實在是很天真


 




但樂團總是很有資格唱這樣的歌

音樂總是一種天真而不被認同的夢想


 


  寫這首歌的時候

  想到我們的過去




  都是不斷的跌倒 又不斷的爬起來


 




ELT 很主流

其實已經比地下樂團順遂很多


 




但他們也是一路努力

才曾經成為芭樂天團


 


但他們也是一路跌跌撞撞

才終於找到屬於他們的芭樂配方


 


 


 


 


 


有一個喜歡玩 POP 吉他手

很喜歡 Grip 的 PV




他改練電吉他

就是因為覺得 PV 裡吉他手搖桿的動作真的是很帥


 




-------------------


 




Spearmint / ELT


 


雖然我也能不為什麼

就這樣和你走下去




但還是只把那份心情

寫在了信紙上


 




秋天的晚霞

靜靜的融入了夜色




五點的鐘聲

在空中響著


 


把忙碌

當做了藉口  Sorry 喔




這次換我

背起行李 到某個地方遠行


 


 


希望 有一天

我們能發著光啊




現在的這個夢想啊

能傳達給你嗎


 


吻上了你

Spearmint 味的唇




多麼的懷念啊




那天遇見的

我心儀的人啊


 


 




對著你露出了

平靜的微笑




卻說不出

讓氣氛變好的台詞


 




伸著懶腰

飄著 Spearmint 味的那個瞬間


混合了

涉谷的街景 和你的側臉


 




好像多繞了

很遠的路呢




你的笑容

有點僵硬呢


 




等著下行電車的我

手中的是




喝過的 Soda




氣泡的聲音

自然的爆開了


 


 


 


把忙碌

當做了藉口  Sorry 喔




這次換我

背起行李 到某個地方遠行


 


 


希望 有一天

我們能發著光啊




現在的這個夢想啊

能傳達給你嗎


 


吻上了你

Spearmint 味的唇




多麼的懷念啊




那天遇見的

我心儀的人啊


 


 


這樣的我

喜歡上了你啊


 




---------------------


 


Nostalgia / ELT


 


青冷的風吹過

像是要將世上所有的夢幻

都擊潰般的 敲打著我的胸口




能將這樣的寂寞

也解放的


是你的

笑容


 




Why 總是要 露骨的

傷害你呢

話說出口的同時 就開始後悔了


 


但現在那張像是就要哭出來的

扭曲的笑臉


還是不會

消失呢


 




那時

將我的小手




緊緊

握著的




那份堅強




還流下殘溫


 


讓人心痛


 


 


將那扇門 打開的

那個 瞬間開始




溫暖的光四溢




像樹縫的陽光一樣

溫柔的 將我包覆


 


I felt there is

Your love


So always in my life


 


 




你有著 讓我能無話不說

的真誠的心

總是當作理所當然 天真的依賴著你呢




因為有點難為情

所以一直沒有說出口




"一直以來

  謝謝你了"


 




這裡有著

你遺留的




奇蹟




我不會愧對他

也不會污蔑他




會真誠的




活下去喔


 


 


像花一般 憂傷

又眩惑的 微笑




一直都陪在我的身邊


 


就算分開了

但比什麼 都強的 羈絆




也在身體中

流動著


 


你的笑容

你的那雙手

和你的堅強




一直

守護的 東西啊




看吧 現在

正發著光啊


 


I felt there is

Your love




So always in my life


 


 


像花一般 憂傷

又眩惑的 微笑


一直都陪在我的身邊


 


就算分開了

但比什麼 都強的 羈絆




也在我身體中

流動著


 


你的笑容

你的那雙手

和你的堅強




一直

守護的 東西啊




看吧 現在

正發著光啊


 


I felt there is

Your love


So always in my life


 




---------------------




ソラアイ / ELT


 


 


好曖昧的

天空


就好像

那個時候的我




不像是

要放晴


也不像是

要下雨


 




好喜歡呼喚著我的你


就好像 我是屬於

你的一部分一樣


 


只有那瞬間

你...


你彷彿就只是屬於我的....


 


 


愛的越深

就越寂寞




壓力啊

只會讓人更難過




我只能這樣

的去愛你




真的 很抱歉呢


 


 


天空像是不會放晴了

但就算這樣


我啊 今天

也抱著期待繼續活下去


 


像是你教過我的一樣

我好像也還能


深深的愛上某個人吧


 


 




現在

回想起來




你其實

也和我很像吧


 


這樣的我

一定


也曾讓你覺得寂寞吧


 


 


愛的越深

就更加的在意




追問啊

只會讓人悲傷




如果能愛到

讓彼此受傷的程度




事情就會 有所改變嗎


 


 


天空像是不會放晴了

但就算這樣


我啊 今天

也抱著期待繼續活下去


 


笨拙卻努力去愛的日子

雖然 變的模糊了




但還是不會消失的啊


 


 


更替的

季節中




我也多少有點改變了吧




也發現了什麼了吧

像是這片天空 遠處的


光芒


 


 


天空像是不會放晴了

但就算這樣


我今天啊

也抱著期待繼續活下去


 


像是你教過我的一樣

我好像也還能


深深的愛上某個人吧


 


--------------------


 




Grip / EL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nAClBUa324




散落在 藍天的

七顆星星啊




每一顆 在現在

都激勵我的夢想




就算被打碎了

也呼喊著愛




沒有辦法 逃跑

只能緊抓著夢想


不要再輸給

虛偽的每一天啊


 


在這個瞬間

張開眼睛喔




將現在的我們

層層包圍的


令人憤怒的

現實的日常生活


之中最重要的東西

是什麼呢


 


浮華的

世界中




隱藏著的

永遠的碎片


去感覺他

去爭取他




我們從現在開始

踏實的向前走


 


 


"不要 後悔"

往前邁進




會笑嗎 會哭嗎

會幸福嗎 會不幸嗎


結局 現在

雖然還不能知道....


 


開始改變的 未來

沒有什麼好怕的




這那就稱為人生的 醍醐味

的東西吧


 


 


積極的

活著的我們


找出的答案

雖然不一樣




但都要全心全意 的去祈求

一直到找到真正的答案的那天為止




在冷酷的

世界中


潰散的

愛情的芽


去感覺他

去爭取他




我們現在

深刻的銘記著


 


在這個瞬間

張開眼睛喔




將現在的我們

層層包圍的


令人憤怒的

現實的日常生活


之中最重要的東西

是什麼呢


 


 


浮華的

世界中




隱藏著的

永遠的碎片


去感覺他

去爭取他


我們從現在開始

踏實的向前走




為了在最後

能歡笑




我們從現在開始

踏實的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