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13

四個王二







-- 作者用四個像是寓言的故事

   側寫中國的罷工潮


 




-- 撇開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




   作者從個別的工廠和員工角度

   去看罷工潮的影響


   從工會和工廠的經營方式

   去看罷工的各種面向

  




-- 對世界經濟來說

   工資上漲對中國和世界都是好的




   但在其中掙扎求生的工廠和工人

   會因為種種因素 作出各種選擇


 


 


-- 科技業和大陸的勞工關係很緊密

   RD 對業界的行情也總是不滿意




   但自己的公司是哪一種

  

   裡面的作業員

   從哪裡來

 

   加薪潮之後

   又會去哪裡


 


 




-- 不管加薪潮有多光明的一面


   勞方

   在資本世界裡面 總是弱勢的


 


 


四個王二 / 人渣經濟筆記

-- 原文發于本周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路


 


 




最近對於中國發生的罷工事件的看法


不是太左

就是太右


 


典型的太左的觀點

覺得中國人工資低 是由於資本家剝削




現在

終於起來反抗了


大好事一件


 


典型的太右的觀點

覺得工人的罷工 是破壞合同




組織工會其實目的是要漫天要價

最終反而其實會傷害工人的利益


特別是那些不參與罷工

也不加入工會工人的利益


 


坦率的說

這兩種觀點都有點太過簡化問題


 


所以寫了 4 個故事


 


故事 1 和故事 3

回應左派




故事 1

就是最簡單的成本最小化的事情




工資漲了

企業就少雇人 多用機器


工資漲的過多了

就業就會降低


 




故事 3

是說明資本的流動性




你可以要求加工資

但是你不能保證人家不搬走


 




故事 2 和故事 4

是回應右派的


故事 2

講的是具有買方壟斷的雇主

如何通過壓低工資來降低成本


 


故事 4

是一個模型




所謂均衡工資的概念

很多時候是通過談判實現的


而談判的結果

取決於雙方的談判能力


 


 


總的來說


故事 1 和 3

可能是更具決定性的力量


但故事 2 和 4

並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中國勞動力在資本面前

畢竟是弱勢的




故事 2 和 4

都只是這種弱勢的一種體現


 




 

--------------------

 




在中國土地上

有這樣四個王二




他們出生在中國農村

靠著耕作賺取足以糊口的微薄收入


 


有一年過完年

王二坐不住了




帶著簡單的行李

一點點錢


跟著老鄉

一起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打工給王二帶來從來沒有見過的高收入

但是也給王二帶來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


 


第一

開銷


什麼都越來越貴




第二

孤獨


再沒有親人和朋友陪伴


 


第三

辛苦


工廠裏的活比下地幹活

一點都不輕鬆


 


第四

空虛


生活很無聊

且看不到未來在哪里


 




王二並不後悔離家打工的決定

只是現實遠比王二想像的要更困難


 


終於

所有的希望和失望

都正確的 或者錯誤的集中到了一個焦點


 


  工資


 


儘管更高的工資

解決不了王二全部的問題


但更高的工資

似乎是最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


 




於是


王二們決定罷工

爭取更高的工資


 


--------------------

 


 


第一個王二

供職於一個生產汽車的企業


 


這個企業在很多國家都有生產線


而這個企業在全球的生產線

差異很大


 


在美國


生產線上能用機器的地方

肯定不會用人




在中國


生產線上能用人的地方

肯定不會用機器




所以中國生產出的汽車

要比美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得多


 


什麼要素相對便宜

就多用什麼要素




對企業而言

這是十分正常的最小化成本的選擇


 


 


 




王二和工友們的罷工

最終讓廠方做出了妥協 提高工資


但這一妥協

也改變了廠方的成本方程




原先的人工和機器的比例

在大幅加薪之後顯得不再划算




廠方開始檢討


什麼地方該用人

什麼地方該用機器


 


沒過多久

很多新的機器開始運到廠裏




又沒過多久

很多工友沒有再能和廠方續約


 


--------------------

 




第二個王二

供職於一個巨大無比的企業


這個企業是當地最主要的雇主

十個民工有九個都在這家企業工作


 


多年以來

企業的老闆都在很小心的控制工資的漲幅


因為給一個人漲工資

就得給全部工人漲工資




而即使只漲一點點工資

對企業而言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於是這家企業

利用自己在當地勞動力市場的支配地位


通過控制招工的數量

來減少工資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王二和工友們的罷工

最終讓廠方做出了妥協 提高了工資




工資提高了之後




原先通過少雇人來壓低工資的想法

被打破了


 


而且提高工資之後

願意到廠裏來工作的人一下多了起來




廠方乾脆來者不拒

都招進了廠裏 不再有以前的顧慮


 




-- 故事二說的是生產力和勞動力的平衡


 


-- 上漲前

   公司為了控制工資

   也小心的控制產能


   某方面來說

   也是產能的壓抑 和規模的限制




-- 上漲後

   公司得以放開束縛

   全力過大規模 追求更高的生產力

      

  


------------------


 


第三個王二

就職於一個簡單的裝配企業




工作是最簡單 最枯燥的重複勞動


 


很多民工的第一份工作

都是在這樣的企業開始的


 


王二和工友們的罷工


最終也讓廠方做出了妥協

同意大幅提高工資




但廠方很明白

這麼高的工資 企業不可能生存下去




這樣的裝配企業


一沒有技術

二沒有資本

三沒有通路




靠得就是成本優勢




如果連成本優勢都沒有了

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加薪後的第二天

企業的老闆就飛往華中腹地




那裏的工資水準還相對低

當地政府也打出產業轉移最佳承接地的口號




不多久

王二和工友們就接到通知

企業要整體搬遷




願意跟著走的需要重新簽合同

工資水準比照遷入地的水準




不願意走的

拿一個月的工資 自尋出路


 




王二後來在當地一家類似的企業

找到了一份類似的工作




工資

和罷工前還是一樣


 


--------------------

 




第四個王二

在一家精密的電子企業工作




找工作的時候

工資是企業開的




王二覺得工資應該更高一點


 


但是找工作的過程中


單個的人根本沒有跟企業討價還價的能力

而且又擔心風險




所以王二就接受了


 


 


廠方其實清楚地知道


即便給工人更高的工資

企業還是能夠很輕鬆的保持盈利




而且

想在市面上重新招募那麼多合適的工人

不是那麼容易 還會耽誤生產


 


 


終於

王二和工友們決定罷工了


工人和企業都有各自的底線




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

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但過分的要求

則會傷害雙方的利益


 


-------------------


 




最近發生在各地的罷工事件

最終多半以廠方提工資成為結局




只是那些獲得加薪的工人

最終會成為四個王二中的哪一個




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