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中文版
-- Demonstrably durable
歐元堅挺,毋庸置疑http://www.ecocn.org/wordpress/?p=644#more-644
十年當中
歐元已經證明了其規模在巨浪洶湧的大海上的優越性雷曼兄弟破產 金融風暴由此爆發
小型經濟體們顛簸不止而歐元 美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貨幣相對則最為穩定
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的共同貨幣政策
繼承了其最優秀的成員國央行–德意志聯邦銀行(Bundesbank)
創造了更佳的低通脹紀錄
歐元讓人失望的地方
是健全通貨與共同貨幣帶來的價格透明度
未能促進經濟較快地增長
發行歐元的本意
期望可以迫使不再有權貶值本國貨幣的各成員國直接進行競爭
而這種競爭又會帶來更加靈活的市場和更高的生產力
然而在過去十年
歐元區的潛在增長率卻幾乎沒有提高
人均收入也始終停留在美國人均收入的70%左右
在歐元的庇護下
成員國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外國資本的反復無常
結果減少了改進的壓力
歐元向其成員所提供的保護事實上有礙變革
類似義大利這樣公債負擔沉重的國家
加入歐元所帶來的利率成本的下降
減緩了他們削減預算的壓力西班牙的消費繁榮與膨脹的經常專案赤字
得以持續地不受控制因為海外債權人的匯率風險減小了
------------------
情況最糟的時候
投資者也不曾從四大全球貨幣
美元、歐元、日元、人民幣中撤資因此
歐元成員國的優勢和歐元區以外的歐洲小國的危險處境
對比非常明顯資本會從投資者們視為有風險的貨幣中撤出
金融業膨脹 經常專案赤字 高額政府負債例: 冰島 東歐
但加入歐元區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
通過歐元區 准入考試
歐元門檻不太可能降低
歐元俱樂部越不排外 規則越寬鬆歐元的魅力也就越黯淡
貨幣聯盟苛刻的加入條件
也讓一些現有成員國痛苦掙扎
當一國工資成本上漲過快的時候
它已然不能通過令本幣貶值來重獲失去的競爭力
歐元區一些國家的工資水平正處於危險的失衡狀態相對其他成員國的競爭對手
在這些國家的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被削弱
歐元區的全部成員 包括極具競爭力的德國 都身處困境
經濟復蘇最困難的
是那些工資上漲大大超過了生產力擴張其企業在國內市場與外來便宜貨的競爭局勢將更加惡劣
同時還得努力跟上歐元區同儕的前進步伐
"那種加入歐元比留在外面好的自信已經徹底消失"
–倫敦經濟學院
英國人大幅貶值英鎊
而相對工資成本亦隨之而落但另一方面
信貸緊縮對英國的打擊其實更重樓市繁榮正走向衰敗
龐大的金融系統正快速萎縮
英國家庭的債務負擔甚至超過了美國英國所承受的這個極端的”不對稱衝擊”是如此嚴重
已無法在一個貨幣聯盟中進行調在這樣的環境下
保有降低利率並令本幣貶值的能力
對英國還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
掙扎中的歐元成員國有幾個選擇
繼續作為歐元區增長最乏力的經濟體而蒙混度日借改革解決生產率低下 勞務成本高昂的問題
還可以退出貨幣聯盟
賴掉歐元負債並使其貨幣貶值
但來自匈牙利與冰島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
留在歐元區之外 代價是高昂的雖然退出可以贏回一些貨幣政策上的自主權
可借貸成本卻會因此而上升
-------------------
近來
歐元對美元確實有所升值原因在於
歐洲中央銀行似乎不願跟隨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然而
當市場於去年10月陷入本次金融風暴之中心
美元卻獲得了反彈
歐元的吸引力
在於整個貨幣區的規模 政治的穩定 以及健全的貨幣政策
但美元作為避險貨幣
卻比歐元更有魅力
全球儲備貨幣中 美元約占三分之二
而歐元只有四分之一在歐盟之外
絕大部分跨境銷售都以美元開具發票並結算甚至在歐元區還有三分之一的貿易用美元進行支付
美元依舊是全球貨幣交易的主宰
歐元還是一個沒主兒的貨幣
它就無法對美元的統治地位構成挑戰歐元區的流動性
尚不能與只有一個發行者的美國國債市場相抗衡
歐元所面對的是16個彼此獨立的公債市場這些作為貨幣儲備而被持有的債券
只有在可以進行迅速而廉價的兌現時才算得上有用
歐洲金融市場在投資者眼裏並非是個整體
這種看法削弱了歐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
當貨幣面臨壓力時
需要的是高流動性的美元證券作為儲備貨幣
美元在這場考驗中的表現要優於歐元
P.S.
健康的就業增長會暫時拉低生產率
因為新員工的工作效率往往低於平均水準